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73篇
科学研究   8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历史时期,只能进一步加强而绝不能放松.因而,探讨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对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研讨式数学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数学教学理论,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有助于走出目前把数学教育作为技能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姜涛 《职业技术》2007,(4):145-146
结合长期的高职外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外语教学领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听说领先,写读跟上”是一个认识和方法上的误区。只有在大量阅读乃至背诵的基  相似文献   
14.
15.
辽宁体育对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贡献率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辽宁体育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贡献率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旨在为辽宁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通过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间歇性低氧训练(IHT)中血液指标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求IHT的有关机制,为游泳运动项目建立相应的IHT模型,使IHT成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有效辅助训练方法,促进运动成绩提高发挥作用。方法以陕西省游泳队男运动员为受试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实施为期3 w氧浓度逐周递减的间歇性低氧训练,测试血液学指标、血乳酸、力竭时间、心率。结果(1)RBC、HB、HCT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但有个体差异;WBC、Lymph%均在正常生理含量;(2)在逐级递增负荷中,间歇性低氧训练后运动员力竭时间延长,由1 606.57 s提高至1 689 s,力竭负荷由低氧训练前267.7 w提高到281.5 w;(3)乳酸阈功率在七位受试者中有一人下降,两人不变,四人提高,总体平均值提高12.25%。结论(1)血液指标检查结果IHT前后均在正常生理含量,说明IHT对于游泳运动员机能影响机制有别于高原训练;(2)经过IHT后,运动时间延长,表明IHT可以提高机体的耐力素质;(3)IHT后安静心率比训练前降低,且同级负荷时训练后心率始终低于训练前,表明心脏的输出功率增大;(4)乳酸阈强度提高充分显示IHT使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提高,运动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正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帮助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这是摆在每位大学毕业生乃至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笔者在充分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煤炭检测标准中精密度不同表达方式,介绍制定标准方法时广泛使用的建立精密度方法的基本步骤,可帮助实验室人员正确的理解检测方法的精密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改变以往精品课程“重申报,轻建设”,“重评审,轻使用”的现象,以“开放与共享”为核心理念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开放,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为切入点,走“以生为重、师生共建”的可持续、有成效的发展道路,研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建”并重,尝试构建“师生共建,学生为主,生动实效”的新型精品开放课程。  相似文献   
20.
姜涛 《地理教育》2015,(3):18-20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农业区位分析方法;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理解农业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地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