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篇
体育   46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众传媒对奥林匹克运动进行深入广泛报道的同时,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奥林匹克运动也对大众传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传播方式和传播素材两大方面促进了大众传媒的进一步发展。青奥会远离了大众传媒竞争的尘嚣,也促使大众传媒在报道时迎合了青年人的习惯,为大众传媒报道体育内容注入了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52.
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初探   总被引:63,自引:4,他引:59  
通过对北京 2 0 0 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渊源和内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古希腊和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精神是奥林匹克理想的重要源泉 .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需要从人文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一切以人为中心 ,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中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互动 ,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 ,是北京2 0 0 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3.
冬奥遗产是冬奥会举办的标志性成果和共同愿景的体现,在时间推移中冬奥遗产发展的特点也经历了不断变化。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冬奥遗产发展特点进行宏观层面的探讨。从总体上看,对冬奥遗产的认识形成走向了清晰,冬奥遗产的构建能力走向了系统,冬奥遗产的成果转化走向了长效,冬奥遗产的参与主体走向了多元,冬奥遗产的效应发挥走向了可控。通过对冬奥遗产发展特点进行较为系统的把握,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同时为后冬奥时期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4.
奥运模式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12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代表团应邀赴尼日利亚参观第2届全非运动会,新上任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也前往尼日利亚观看这届比赛。在意大利奥委会主席的斡旋下,中国体总领导与基拉宁主席在全非运动会期间进行了友好的会见和交谈。基拉宁明确表态,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国际奥委会就不是真正的国际奥委会。从此以后,基拉宁开始努力解决中国问题。  解决中国席位的关键是台湾问题。按照国际公认的原则和《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一个国际体育组织只能有一个中国,而绝不能有“两个中国”,在一个国家之内只能承认一个全国性的…  相似文献   
5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年10月26日,隆重的开国大典之后还不到一个月,古都北京仍然沉浸在喜庆热烈的气氛之中,这一天,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将原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改组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并推选冯文彬为主任,马约翰、吴蕴瑞、徐英超、荣高棠为副主任,荣高棠兼秘书长。全国体总对外代表中国奥委会。1952年2月5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作为中国唯一合法的全国性业余体育组织和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按照《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致函国际奥委会,声明将派出运动员参…  相似文献   
56.
1948-1980年是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早期尝试阶段。此阶段在迎来一系列发展机遇的同时奥林匹克运动也遭遇了较为严重的危机。不断变化的外部政治、经济、科技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所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奥林匹克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创造了奥林匹克运动践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在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以人为本、公平发展的思想理念在此阶段得到了进一步的实践与丰富。面对发展困境与危机,奥林匹克运动在逐步开放的过程中,显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经历了早期尝试阶段后,奥林匹克运动构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7.
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渗透着公平竞争、和平友谊、和谐发展的古代奥林匹克精神,被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继承,并逐步充实和完善,形成了包括奥林匹克主义和一系列奥林匹克原则所组成的完整的系统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尽管在其实践过程中与现实发生了某些冲突,但奥林匹克精神所象征的崇高理想定会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8.
2002年8月24日,国际奥委会“寓教于体”(EducationThroughSport)世界论坛在德国威斯巴登市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代表及雅典、都灵、北京奥组委的代表和国际奥林匹克教育、文化专家出席了会议。受中国奥委会指派,笔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一、会议简况会议由国际奥委会执委、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先生主持。他在开幕式的致辞中阐述了教育和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作用:教育与文化、文化与体育、体育与教育,这几个紧密相连的概念形成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基础。体育的发展使我们认识到应该…  相似文献   
59.
奥运遗产的演进历程,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轨迹的生动展现。冬奥遗产的演变进程大致经历了初创期、逐步扩展期、快速积累期和可持续发展期。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对冬奥遗产逐步扩展期(1946-1960年)冬奥会的举办情况、遗产积累、发展的亮点和难点进行了探讨。冬奥遗产逐步扩展期是冬奥遗产演变进程的第二阶段,该阶段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体系、组织制度体系、活动体系的遗产得到扩展,举办城市及其所在国家体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遗产也获得一定的积累。冬奥遗产逐步扩展期遗产发展的亮点,体现在奥林匹克主义承载着人们对和平的美好向往,以及冬奥遗产发展的领域更加全面。同时,该阶段遗产发展也遇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挑战。在冬奥遗产逐步扩展期,以国际奥委会为首的奥林匹克大家庭对遗产的认识和实践取得了一定进步,对后续冬奥遗产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但客观上依然受时代发展的局限,停留在较为初步的水平。  相似文献   
60.
2002年8月24日,国际奥委会“寓教于体”(EducationThroughSport)世界论坛在德国威斯巴登市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代表及雅典、都灵、北京奥组委的代表和国际奥林匹克教育、文化专家出席了会议。作为中国奥委会派出的代表,我参加了这次会议。深刻体会到教育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及奥林匹克教育多元化的价值。一、会议简况会议由国际奥委会执委、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先生主持。何主席在开幕式的致辞中阐述了教育和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作用:体育与教育、教育与文化、文化与体育、,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