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5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巨乃岐 《天中学刊》2010,25(3):45-49
荀子是先秦时期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具有丰富的技术价值论思想.他的技术价值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解蔽""求正"、"善假于物""制天命而用之"、"以心制欲""顺其天政"、"性伪合"等的阐述中.  相似文献   
92.
技术的价值即技术在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对主体、客体及其所在环境系统所产生的效应即作用和影响。不同于一般的价值,技术的价值具有五个显著的特点:鲜明的主体性、一体的二重性、连锁的延迁性、复杂的多维性、实现的辩证性。  相似文献   
93.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强国离不开强军,强军服务并保障强国。对于我国来说,"强军梦"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是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是激励广大官兵实现军人价值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实现"强军梦"的根本目的,是要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支撑和平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94.
保密认识和保密实践是保密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从根本上说,保密实践决定着保密认识,是保密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也是检验保密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反过来,保密认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保密实践,对保密实践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组织动员、行为规范和方法指导等作用。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和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95.
技术价值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实践上讲,开展技术价值论研究是技术实践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需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讲,有助于开创技术价值理论研究的新局面,深化技术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开拓价值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丰富高校哲学教育教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96.
保密作为主体维护自身生存、安全和利益的特殊活动和实践方式,是以秘密的存在为前提并紧紧围绕秘密而展开的。秘密作为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只许一定主体知悉、谋划和实施的事项,是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历史现象。概括地讲,资源稀缺是一切秘密赖以产生的最本原的物质根源,安全需要是一切秘密赖以产生的最直接的主体根源,阶级对立是国家秘密和军事秘密赖以产生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利益矛盾是商业秘密产生的直接根源和一切秘密产生的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97.
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军队来说,强军梦既是百年历史的沉痛结论,更是人民军队的不懈追求。强军梦承栽的是使命,映照的是时代,追求的是和平,体现的是自觉、自信、自强。强军梦深刻体现着中国军人的崇高理想,深刻反映着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强军梦的战略任务,就是要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强军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支撑和平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98.
亚里士多德认为,技术产品和人工造物都有质料、动力、形式和目的四方面成因。技术是人所特有的制作智慧和能力,既是普遍性知识,又是实用性知识;既具有手段价值,又具有经济社会价值;既是对存在与本体的窥见,具有真理价值,又是人工世界生成和存在的本原,具有生成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意义]以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为例,探索非调查数据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使用特征,为此类重要新型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2011—2020年118本国内核心期刊中使用非调查数据的论文为样本,对数据特征、评估与分析特征、研究者与文献特征进行内容分析。[结果/结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者对非调查数据的使用呈上升趋势,多数研究者将使用非调查数据视为创新点,但也认识到其不足。在使用方法上,研究者多将非调查数据纳入调查数据研究范式。数据类型与非调查数据使用行为差异显著相关,研究者更偏好非结构化数据,但对其使用也更为谨慎。综合来看,使用标准和评估技术的缺乏制约了非调查数据价值的发挥。[局限]样本量较小,或无法覆盖使用非调查数据的所有论文。  相似文献   
100.
略论唐诗的意境美■岐思明唐诗之盛在我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故《御制全唐诗序》说:“诗至唐而众体悉备,亦诸法毕该。故称诗者,必视唐人为标准,如射之就彀率,治器之就规矩焉。”的确,唐诗不仅题材广泛,作品丰富,诗人如林,诸体完备,而且在诗歌艺术方面开拓了无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