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学术期刊不是商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当前对学术期刊性质的研究上,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这就是许多论者几乎都不假思索地认为学术期刊是商品。但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一件物品要成为商品是有条件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生产者的前提是其生产者为独立的法人,生产者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学术期刊界中极少存在,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没有——在西方学术期刊的经费是靠政府拨款、基金会、慈善机构资助等。因此,  相似文献   
12.
期刊主编的素质与期刊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主编素质中的知识结构又是决定期刊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须知,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主编的最佳知识结构一定不同于其他期刊("消费类"期刊和专业类期刊等)主编而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箭教授在《现阶段大陆社会科学界不宜设院士》一文中提出的十五条理由进行反驳,认为在我国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或学部委员)恰逢其时,且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顺应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文理渗透"的大趋势,有利于开展国际交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等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学术期刊的评估工作已进行了30年,最近,政府把学术期刊的评估工作交由协会、学会去履行。以往我国学术期刊的评估实际上无一例外是进行了纵向考察和评估,即仅仅进行期刊本身质量的纵向评估,并且这种纵向考察往往局限于对学术期刊客体的评估,缺乏对学术期刊编辑主体的评估;以往我国学术期刊的评估更没有进行横向的、相对的质量评估。以后的学术期刊评估应当补充主体评估,更要进行数学坐标式的纵横双向的科学评估,即补充进行横向评估。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期刊奖的评比种类多种多样,从最具权威、国家最高奖项的“国家期刊奖”,到中国科协的“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大的地区性的“优秀期刊奖”(如“北方优秀期刊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等)、行业性的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的“全国人文社科学报优秀奖”,再到各省市自治区出版局设立的省级“优秀期刊奖”,等等。这些评比奖项无疑推动了我国期刊事业的发展。期刊评奖工作是一项原则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科学、…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对“优秀学刊”的界定比较困难,对优秀学刊的属性更难评说,其中涉及的问题很多,主编的学科意识、学刊的学术和商品属性是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大学学报使命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学报使命”这个根本问题,目前远未解决,究其原因,不能排除一些大学学报编辑学报“四化”(专业化、数字化、去同质化和特色化)论虚假命题的干扰.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报专业化还是综合化取决于主办者学术平台客观情况,不以学报编辑意志为转移;学报数字化课题不是编辑的分内事, “数字化”开发是IT行业的商业行为;学报“去同质化”显然荒唐,因为学术追求的是真理,真理属于普遍的、共性的东西,这个“共性的东西”当然是“同质化”的,探索和发现这个“同质化”是学者梦寐以求的,是学术的终极目的,既然学术是追求“同质化”的,那么其载体——学报就没有理由“去同质化”;学报特色化与去同质化如出一辙,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科学研究不能本末倒置;学术是独立性、个性、原创性很强的个体或团队的高级思维劳动,它同样不以学报编辑意志为转移;大学学报仅是学术成果的载体之一;大学学报应当回归本位,学报“四化”论不能再鱼目混珠了.  相似文献   
18.
19.
指出审稿攸关学术和学术期刊的存亡。学术期刊的同行审稿制度(Peer review)首先产生于西方,其前提是诞生于1416年的威尼斯共和国专利评审方面的"同行评议"制度,最先真正将其引入学术期刊审稿活动的是在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审稿活动可谓源远流长,口口相传开始的史前"出版"历史有多长,"审稿"的活动就有多久。中国人最先发明了造纸和活字印刷术,这一切的传播,使得西方的编辑、审稿活动日益成为一种社会职业,同时,由于学术期刊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技术专利审查的"同行评议"制度首先产生于西方,所以学术期刊首先产生于西方,学术期刊在对作者论文提出的新观点、新方法等进行专业性、技术性审查,以确定是否发表时,所采用的邀请同一专业或最接近专业的、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同行专家进行判断,从而确定是否刊用的一种制度,叫做"同行审稿"制度。它后来又衍生出很多具体方法。我国目前普遍实行的是三审制,而同行审稿制度的优越性远非三审制能比,在我国应当积极推行国际社会通行的同行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