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综合类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中国现代神话学至今仍维持着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中国上古时代像西方一样也曾创造过丰富多彩的神话,至商周之际大部分神话被历史学家改造为历史传说而发生了一次神话的历史化,因而神话学的首要任务便是将历史“还原”为神话。这个假定是20年代在茅盾的《神话研究ABC》中确定的,而茅盾的神话理论则主要是在英国古典进化论者郎格以及当时盛行的疑古思潮影响下形成的。中西神话在本质上是有重大差别的,西方神话是以自然神为核心的,中国神话的重心却在英雄崇拜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神话历史化”,因而21世纪中国神话学有必要重新建立自己的体系。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辽河流域新石器——青铜时代的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专家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对该地区古文化展开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在这些综合研究中尽管涉及经济方面的成果颇为丰富,但有关经济形态综述性的文章尚不多见。为此,我们以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及夏家店下层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尽可能全面地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便给人们提供继续研究的基础。此外,对于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经济成分存在的分歧问题,本文也提出了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进入文明社会两千余年的两汉时期,血亲复仇这一氏族社会的残余风气依然相当盛行,频现于社会各个层面,时人睚眦之忿必报,甚至出现对官府进行报复的行为。这主要是氏族社会血亲复仇观念在当时社会中的发酵和国家法制薄弱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在无处伸冤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亲手杀害仇人或依靠任侠刺客的帮助以实现复仇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任何民族的礼仪风俗都是形成于不同时代的文化层积物,根据这个观,人,作者从我国周代的丧葬仪式中分离出一系列形成于史前时代的风俗习惯,它不仅对于认识原始文化、重建我国史前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帮助我们发现了传统文化发展的若干线索。  相似文献   
15.
我校晋国史研究室李孟存、常金仓同志所著《晋国史纲要》一书,共十六章,二十万字。山西人民出版社已列入今年出版计划,即将发稿,本刊先选登若干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在二战后爆发的现代社会与文化危机下,以西方为中心的历史进步论遭到重大质疑,科学的负面影响也动摇了以理性为基础的历史观,后现代史学理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它对历史现实的概念提出怀疑,对过去的历史文本和当代的历史叙述能否符合实际地构建过去以及史料的可靠性提出怀疑,对历史认识的信仰及客观真理的追求提出怀疑。现代史学的确受到后现代思潮的冲击,如重视解读语言结构,回归叙述和文本,转向微观史学等。我们在批评后现代思潮对现代史学内容和方法上的挑战时,也应该看到落后的史学观念会给历史学的发展制造障碍。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史学的挑战迫使历史学家去反省某些长期以来的方法和步骤,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他们理清思绪,从而寻求更严密和更有效的历史学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7.
探讨影响我国传统社会人口的因素,应该在思想方法上排除以农耕经济为根源的先入之见以及将灾荒、战争等偶发因素视为主要驱动力的观念,应该努力从文化中去追寻原委。由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形态引发的同姓不婚、早婚早育的婚姻制度、长子继承制和养儿防老的观念等等促进了我国历史上人口的繁衍;国家的赋税制度与溺女婴的习俗则是传统社会有力的人口调节器。虽然因社会的更革,旧因素逐渐削弱,新因素不断产生,但传统生育观念仍顽强地发挥着作用,处理好人口与社会承载能力的关系,还应从调节社会文化结构入手。  相似文献   
18.
关于周人同姓不婚的解释,历来就有“优生”和“反优生”两种观点。本文认为,这两种观点之所以难趋统一,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正确理解古代文献。“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蕃”是“众多”之意;“同姓不婚,惧不殖也”的“殖”是“增多”之意;“美先尽矣,则相生疾”的“疾”是“怨妒”之意。其实质讲的都是利用婚姻壮大宗族力量、团结异姓的意思,并无现代意义上的人口质量优劣和体格智能高下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手势语言与原始礼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礼的起源,仪式分析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先秦礼书记载的大量动仪,实际上就是由许多原始民族中习见的手势动作语言发展而来的,而乐舞则是更加生动形象的手势动作语言。由手势动作语言转化而来的礼节仪式最初仅仅是一些简短的片段,经过数千年的损益,后世产生的新文化因素不断被吸收进来,它的原始形态反而不易为人察觉,但它的精神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0.
民族间的不平等起源于氏族社会因眼界狭窄而产生的“部落中心主义”,它是民族国家形成的外部动力,以后又是民族国家得以长期存在的理由。“部落中心主义”形成后,经济的、政治的因素才渐次渗透其中,中国古代的贡纳制度、国野制度、畿服制度、盟会制度、华夷不婚制度都是以它为文化基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