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综合类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任何社会伦理道德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它们需要有其他文化因素的支持。如果我们弄清楚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与其他文化因素的关系,不仅可以深刻理解它们产生的原因,而且可以对症下药改善当前的社会道德状况。我国古代国家产生的途径、以家族为本位的政权结构、古代社会的经济状况、社会分工、功利主义下的社会竞争、立法、宗教信仰是影响道德的主要因素,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道德的科学,通过改变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促进良好社会道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22.
《真灵位业图》"九宫"位的设置是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九宫"观念的一种继承和改造;九宫位主神张奉出于《真诰.稽神枢》正文,该正文则源于晋谢沈的《后汉书》,而陶弘景的注释仅出自《三国志.魏书》,未能追溯到谢氏的记载。通过这两点的分析,有利于深化我们对《位业图》"九宫"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23.
中国传统史学曾先后发展出三种价值观和使命观:政治家注重它的实用价值.把历史看成是意识形态、制度政策、经验教训的源泉;哲学家关心它的观念价值,通过建立历史发展模式树立社会信仰;书斋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学的首要任务是重构或再现历史面貌。这些史学观的科学性和实际效用皆可质疑。历史学还有科学价值,然而遭到大多数哲学家的拒绝。本文列举哲学家七个论题加以分析,以为皆不足成为反对历史科学的充分理由。为此,文章介绍了文化要素分析方法,并强调史学科学化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实践问题,只要历史学家能够更新历史观念,历史学成为科学并非异想天开。  相似文献   
24.
略具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自司马迁以来,公元前841年以前的西周史就没有确切的纪年,一段没有纪年的历史如同罩了一块面纱,定然眉目不清,于是从西汉的刘歆开始,历史学家、天文学家就决心追回这些已经消逝的岁月。这本来是教学上一道非常普通的加法计算题,只是由于缺项太多,竟变成了一道世界难题,许多著名学者耗费了毕生的精力和聪明才智,没  相似文献   
25.
“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意味着打破各学科固有的界限,集多学科之优势,在更广阔的视野内,从更高的观察点,重新认识这段历史。但是当我们动手来研究这段历史之始,我认为有必要首先分清“文化史”与“文明史”的基本内涵。目前我国文化史研究的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人们对“文化”和“文化史”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最流行的看法认为,“文化”是人类历史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文化史”则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这样的“文化”及“文化史”概念听起来似乎是包罗万象的,但它有如下的缺点:它无异于告诉我们,只要把人类创造的这些财富罗列出来就构成了一部文化史。这样的文化史仿佛把我们带进一座人类文化展览馆,我们只看到琳琅满目的陈列品,却不知道人们为什么和何以创造了这样的文化。从本世纪初到时下一部部文化史丛书的编纂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概念指引下的结  相似文献   
26.
晋国的军制     
晋国庞大的武装力量分为车、徒二种。武公代翼后,周厘王正式任命他“以一军为晋侯。”大约西周时期,晋国的车兵,仅止一军。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为了争霸诸侯而“作三军”,分为中军、上军、下军,递相统属。公元前629年,晋军蒐于清源“作五军”,在中、上、下军外,又添上、下新军。公元前621年,由于赵衰、栾枝、先且  相似文献   
27.
周公制谥的记载首见《逸周书·谥法解》,本世纪初王国维根据出土彝铭又提出谥法制定于西周共懿二王之后的看法 ,几成定论。而近年又见商王庙号甲乙丙丁颇类谥法之说出于很有影响的学者笔下。谥法起源问题虽小 ,却涉及到青铜器断代和对古代监察制度的认识等问题。这是一个现存文献尚足以证明的问题 ,掺杂了考古发现反而使我们的研究得出错误结论 ,这个现象说明考古发现虽真实可靠 ,要发挥作用还有待正确认识文献与考古的关系 ,目前首要的问题是要克服轻视文献的“考古情结”  相似文献   
28.
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不只取决于经济、政治以及宗法制的社会关系,而且取决于由年龄、血缘、才能等构成的自然不平等关系,而后者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事实上,由自然不平等构成的等级制,既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又成为区分世界各国等级制度类型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9.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公元五一三年):“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这条史料与前此二十三年(公元前五三六年)郑国子产所铸的刑书,几乎被所有的史学家认为是我国法治史上成文法公布的初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