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注重农业报道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结合─—“农民负担千里行”系列报道的启示曾祥惠,赵洪松,潘文华经济新闻努力探寻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结合,是我们所处的这个变革时代提出的严肃命题。湖北日报刊发的“农民负担千里行”系列报道,在努力探寻经济新闻指导性与可读性结合上作...  相似文献   
12.
2月28日至3月18日,我们骑自行车从嘉鱼县出发,经武昌县、国营金水农场、武汉市蔡甸区、仙桃市,天门市到汉川县,行程510多公里,与14个乡、镇24个村的70多名农村干部、群众面对面交谈,采写了14篇《春耕时节看农情》专稿。稿件开始陆续见报,我们尚在采访途中。一些农村干部、群众拿着报纸,热情地与我们交谈,说“我们喜欢这样写种田人甜酸苦辣的新闻”。读者的赞许,鼓励着我们认真完成这次采访任务。 当结束采访回到编辑部,我们收到10多封评价《春耕时节看农情》报道的读者来信。其中,一封寄自大别山下的农民来信写道:“请记者同志也来我们这里看看农情。你们走村串户,帮农民说话,我们感谢你们。”这封信,激起我们久久难平的心潮。开年来,我们总在思索的怎样缩短农村报道与读者距离的问题,从这次采访活动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采访方式,仍然是从事农村报道的同志准确反映现实的有效途径之一。 这次采访活动开始之前,我们有机会参加了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有关农村工作的几个会议,了解到当前农村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影响农民积极性的问题。如何准确宣传农村形势?显然,仅从会议上获取的材料、信息是不够的。因为,这些材料、信息从基层反馈到省城,中间经过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在湖北日报1995年年末读者问卷调查中,防洪抗灾报道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新闻之一.无独有偶,最近从省几家主要新闻单位传出类似调查信,也反映了受众对防洪抗灾新闻的钟爱.在推荐全省防洪抗灾好新闻的过程中,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表明,防洪抗灾新闻的读者、听众、观众面甚为宽泛,许多篇目成为人们过目入耳不忘的新闻,产生了引人注目的影响.上述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对业经评定的1995年全省防洪抗灾好新闻作一番分析,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我们的新闻报道,只有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紧密贴近现实,方可拨动受众的心弦,获取理想的宣传效果.当今的受众,需要反映时代进步的新闻建国以来,在自然灾害面前,湖北人民奋起抗争,书写了撼天动地的篇章.在改革发展的今天,湖北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已大为增强.正是这一时代进步的大前提,诱发着许多新闻工作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防洪抗灾新的领导方式、新的抗御方式上来.湖北日报1995年3月20日刊发的《十分钟车上办公会》,记叙的是省委书记、省长与黄石市党政领导在指挥防洪抗灾途中,商定长江黄石段堤防除险、防守等重大问题的过程,反映了领导者求真务实、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新年伊始,湖北日报在一版突出位置,推出新栏目"记者走基层",倡导记者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践行"三贴近",真正沉到一线采写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佳作,体现党报公信力,增强党报影响力。2月6日,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批示:"对像湖北日报记者这样深入基层采访、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新闻工作者的事迹,综合起来公开报道。"2月13日和14日,新华社和  相似文献   
15.
16.
2009年10月18日至20日.湖北日报一板推出“武汉南部新经济带描画”系列报道。与传统系列报道不同的是,这组报道不是长篇大论。而是短小精悍.3篇合计2100字,仅相当于某些长篇系列报道中的一篇,甚至比一篇更短。报道甫一见报,即赢得各方面的普遍关注。人们认为:“这是一组开眼界的报道。”“好看好读,我们面前是一幅幅画面。”“原来系列报道可以这样写。”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的红安县,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保存着大量革命遗址、遗迹和史料,记载着共产党人勇于牺牲、无私奉献、前赴后继的英勇事迹和顽强精神。《湖北日报》今年3月18日用4个版推出的《经典红安》特别报道,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此作了详尽、生动的报道,引起很大反响,全省各地党员干部增订报纸10多万份。出版社同志当即来联系出书。不少党员干部认为,“这一报道配合了正在进行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全省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份生动感人的教材。”“这一报道有深度,有看点,有收藏价值。”“希望能拍成大型纪录片。”可以说,这是《湖…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新闻工作特别需要务实思维.现在,我们不时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新闻作品或思想开掘欠深,满足于浅表的触及,或表述平直,缺乏生动与活力,或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给人以隔靴搔痒的感觉,等等.透过这些现象作一番分析,不难发现,这是新闻工作缺乏务实思维的表现.什么是新闻工作的务实思维?从改革、发展、稳定的社会实际看,务实思维,就是树立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观念,新闻写作紧扣客观现实,及时、准确、深刻地反映客观现实,使新闻工作真正承担起进行正确舆论导向的任务.新闻工作的务实思维.要求新  相似文献   
19.
驻地方记者站是媒体信息网络中与基层联系的关键节点。驻站记者是编辑部派出的及时了解基层(微观)情况的信息尖兵。如何使驻站记者跳出地域局限,增强宏观意识,使其获得的微观信息更具指导性、实效性、针对性,从而摆脱“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是值得认真探讨的。 湖北日报记者部组织驻站记者认真研究记者站工作规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总结出许多新鲜经验。本刊特陆续发表,以资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驻地方记者站是媒体信息网络中与基层联系的关键节点。驻站记者是编辑部派出的及时了解基层(微观)情况的信息尖兵。如何使驻站记者跳出地域局限,增强宏观意识,使其获得的微观信息更具指导性、实效性、针对性,从而摆脱“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是值得认真探讨的。湖北日报记者部组织驻站记者认真研究记者站工作规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总结出许多新鲜经验。本刊特陆续发表,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