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师范生应到农村教师职场接受顶岗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国 《教育与职业》2006,(15):105-107
师范生到农村教师职场接受顶岗培训,是对传统教育实习的扬弃,是师范生的最佳选择。顶岗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效果较好。它使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增强,职业手段增多,职业能力提升。它还能够使师范生进一步掌握教师职业规范,发展教师职业性格,并对教师职业的价值产生较为深刻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定位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42.
43.
文选总共二十三篇,分为课堂讲授与课余自学两种。要求是一样的:第一,要读熟懂透。其标志是:任意从课文中抽取一句话,应能知道它出自哪篇,它的上下文即基本语境是怎样的;同时,要逐字、词、句地落实,能确切地理解句意、文意,并能准确地对译为现代汉语。第二,要能确切解释有关语言现象,并能熟练地口讲笔述。这些语言现象主要是指:文字的、词汇的、语法的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4.
隋唐时期中国体育对日本的影响廖涛李振国中国和日本,同处亚洲大陆的东部,由于地域毗邻,文化交流历史十分悠久。根据中日双方对文献资料、考古发现及人种血型等的最近研究,大概早在先秦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已开了端绪。中日文化的交流是多方面的,其中隋唐时期,由于国...  相似文献   
45.
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过程中,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微格教学与课堂教学、小组训练与班级培养、教师指导与学生发现等多种途径,将教学的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互渗透、相互推动,从而建构起“动作定向——原型定向”、“动作联系——原型操作”、“动作协调——原型内化”的三阶段互动训练模型,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46.
1.问题。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体现每个模块独特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全面提高了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这套新教材编写的主要指导思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其中,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中选择有兴趣的问题或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或课题,并获得知识和体验的一种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以接受性学习为基础的,有它的许多优点:能够帮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47.
48.
古代汉语辅助教材(《古代汉语辅导》)在“期末复习意见”中,对有关复习问题作了详细的说明。“意见”的“原则”,仍适用于今天。下面略作补充或重申。 一、掌握重点必须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 二、注意“三大块”各自的独立性 在文选、常识、词义分析举例三个内容中,后二者应服务于文选。这就是所谓的“三结合”或“两结合”。这种结合,是确定文选重点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确定常识,词义分析举例重点的重要  相似文献   
49.
多年来,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人们对汉语词语的教学是比较重视的,但不少教师实行的却是就词解词的单一封闭式教学方法,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就给学生口头或板书解释一下了事。这种方法,不但使学生接受词语的数量有限,而且枯躁无味,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思考,其弊病是显  相似文献   
50.
“化”概念有广和狭义之分,化素质教育中的化不是狭义化,不只是各种知识的总称,不只是人社会科学,不只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它是指广义化,大化,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之中,关于人的内在尺度,即人自身的需要,能力,意志信念的反映,以及体现人的内在尺度的物质成果。因此,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精神现象的各种观念的总和-精神化;二是体现人的精神或说在精神指导下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物质化。化的基本特点:属人性,客观性,社会历史性和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