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3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认为,目前全国大多数师专学报存在着千人一面状况,很多学报没有特色和个性。主张在师专学报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三性中,保留共性,发挥个性,各家师专学报要有不同于其他师专学报的定位,即注重发挥地方性,既区别于别家学报,又加大为地方教育服务力度。  相似文献   
12.
艺术家的伟大,在于通过他的精雕细刻,把一块块顽石雕琢成精美的艺术品;教师的崇高,在于他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把一个个顽皮无知的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这里给大家介绍蓟县别山小学老师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几件小事。化“冰”五年级二班有个女学生,她脸上总是挂  相似文献   
13.
对待作文讲评,往往有两种倾向:一是忽视讲评,认为作文指导重要,批改重要,而讲评是一次作文的终了,评不评也这样了,无关紧要;二是讲评失之于滥,优点缺点一二三,只要是作文出现的问题,有什么讲什么,没重点.因此,讲评效果不高,缺乏指导意义,影响着作文水平的提高. 忽视讲评者,是对作文讲评意义认识不足.其实,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讲评,既是一次作文的总结,更是结合学生作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教学中,教师仅仅局限于教材与课堂,机械讲授理论,完全把写作课作为一门理论课讲授,教学缺少创新性和创造性,学生写作能力不强,害怕写作,写作教学的实效性不高。写作课教学模式亟待改革,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降升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该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作为写作课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对六盘水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对教育科研活动都有正确认识,并积极投入,同时,也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建议建立教育科研专项基金和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半边户》是作家金永福的第一部也是六盘水市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六盘水第一部反映“三线”建设,尤其是反映矿工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中成功塑造了孙达得、周仁义、丁文化等一系列夫妻两地分居的“半边户”形象,他们一个个有血有肉,充满个性,被作者誉为“矿山的老黄牛”。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建设以本校教师为骨干的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牢牢把握师专质量的用稿标准,是提高师专学报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结束了“各领风骚几百年”的主潮式的文学发展模式,体认现代主义各流派的此消彼长,总体上对更新文学观念,促进文学多角度地切入生活和多侧面地表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大有裨益。特别是新时期文学,以惊人的速度在短暂的十多年就经历了在西方经历了一百多年才完成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过程,尤其是在小说创作方面,先锋派小说家和新状态小说家的各种形式的创作,将严肃文学推向了一个被他们认为是最高的和最圣洁的极至,然而,这块纯而又纯的精神乐园,正如西天如来佛祖的佛门净地,只对少数得道的高僧开启,并不时陷于“高处不胜寒”和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严肃文学这种被人们称为“雅”文学的文学体式遭到更大的和更严重的冲击,在“圈内”左冲右突,显得步履艰难,不少人为它的发展前景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诗歌创作能紧密联系社会、时代,成为进军的鼓点、号角;今天的诗歌,未能喊出时代的强音,而呈现出空前的玄妙、虚无、错乱,大肆张扬“小我”,从而失去了广大读者远离了社会。  相似文献   
20.
《围城》的书名本身就是比喻;《围城》中充满了比喻,就像山坡开满了鲜花。《围城》通过比喻来描绘士林世相,揭示人生忧欢,引发沧桑慨叹。比喻之于《围城》,正如眼睛之于龙、领带之于西装、硕果之于青枝、金苹果之于银盘餐具,有点睛添花之功,出神显韵之效,漾情溢趣之用,增厚加深之妙。研究《围城》必须研究《围城》的比喻。而研究《围城》的比喻,又必须研究《围城》的比喻的学者视野。因为,钱钟书是一个学者小说家,《围城》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唯一的一部学者小说。离开了这两个前提,是难以真正深得《围城》比喻的堂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