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本文在肯定黄山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同时,也分析了黄山在保护、开发、利用、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切实保护好黄山世界遗产,进一步提升黄山旅游的竞争力,促进黄山世界遗产保护和旅游经济的双赢,并认为黄山行政建制的争论没有必要,应该树立大黄山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2.
孔子倡志在四方、无畏阻险的“重游”观,特别重视听乐观礼的文化旅游,主张自然审美着眼于道德内涵,其旅游观对今天仍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3.
徽州文化旅游资源,正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等冲击,文物现存大量流失,应该在徽文化人文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上,立法、管理、推介各方面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使徽文化旅游得到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4.
大旅游发展模式强调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旅游与城市旅游。合肥市旅游业以建设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为目标,应该在构建城市现代服务体系中发挥先导作用与核心作用,首先满足全市400多万市民的旅游需求,努力成为合肥市的“名片”;应该打造合肥市的“主打”景区,打造合肥市的会展旅游,打造合肥旅游业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25.
安徽旅游业"十二五"重中之重是推进"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而产品体系开发是皖南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工程。皖南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应该分层次、系列化地开发旅游文化产品体系,即整合区域内丰富多样的高品位旅游资源,开发成系列化、层级化、国际化的旅游产品,尽快形成由龙头产品、核心产品、特色产品、新型产品等组成的产品体系。  相似文献   
26.
我国绝大多数的优秀旅游城市患有城市旅游“贫血症”,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旅游资源贫乏,这些城市发展城市旅游的必然途径就是走“人工化”道路,包括建造主题公园。近年来我国主题公园建设的新动向是集群化发展,这在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旅游城市尤为突出。因此,主题公园集群化发展的意义、主题公园集群的结构和影响因素、主题公园集群的形成机制、主题公园集群的发展模式便成为着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不同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居住要求,“宜居”是古代士人追求的惬意人生的重要标志,今天,“宜居”演化为中产阶级追求的优雅生活的重要标志,其美学追求承袭封建文士而又有时代特色:首先追求环境美化,其次追求环境诗化,最后追求环境时尚化。总而言之,“宜居”在不同的时代,始终是主流阶层——古代的文士、今天的中产阶级向往的居住境地,其美学追求的内涵虽有古今之变,但其指向的标杆具有传承性,即追求环境的美化、诗化与时尚化。  相似文献   
28.
以皖江文化引领皖江旅游带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人民政府《加快皖江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意见》揭开了皖江旅游带开发的序幕.文章探析了皖江旅游带至今尚未崛起的主要原因,提出以皖江文化引领皖江旅游带建设的发展思路,提倡实施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皖江文化旅游引导战略、黄金水道旅游线优先发展战略、沿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马芜铜工商旅游重点发展战略,以加快皖江旅游带的崛起.  相似文献   
29.
在分析旅游节点的构成及其类型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目的地各类节点错位协调开发的必要性,探讨了节点错位协调开发的模式,包括完善政府监控、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协调发展体制;坚持节点错位开发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开发战略;健全节点协调发展,共同打造目的地旅游品牌的机制(含快速反应机制、统筹安排机制、联合宣传促销机制等)。  相似文献   
30.
黄山市旅游商品深度开发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开发旅游商品、建立健全的旅游商品生产和营销机制,对于黄山市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对黄山市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重视、商品设计、企业建设、市场环境、人才保护等方面,论述了今后黄山市旅游商品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