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主要散存于哲人的哲学思想、各种文献典籍以及以诗歌为代表的艺术作品中,其中"天人合一"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生态智慧。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和谐美与中国古代中和美是两种伟大的美学理论。古希腊和谐美偏重形式,中国古代中和美偏于道德内涵。在对美的追求上,和谐美重外在规范,中和美重内在修养。两种伟大的理论各有其深厚的哲学背景。对二者比较不仅可加深我们对中西文化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我们当代美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中和"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审美范畴。与作为西方文化精神表征的和谐美不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中和美是中国艺术家饱含生态意识的存在之思。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对中和美的追求可以划分为四个层面: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自然生命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宇宙生命的广大和谐是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4.
惊奇是对灵魂的突然占有,以致灵魂沉浸在对那种在它看来是罕见的和非凡的对象的观照之中。惊奇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惊奇的表象可以是有诗意的,也可以是没有诗意的。创造惊奇的表象要把熟悉的和生疏的东西混合起来,以使诗意更浓。鲍姆嘉滕的惊奇理论全面、辩证、深刻,且富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15.
邵金峰 《现代教育》2003,(17):86-86
所谓“情”,即情感。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思想政治课教学一般人认为它就是干吧吧的说教,对它不感兴趣。怎样改变人们的偏见呢?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这里的情必须是发自内心的。一词一句,要牵引学生情思;一蹙一笑,要引起师生共鸣。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诗歌是为人民的是延安诗派诗歌美学的核心思想。延安诗派在创作上坚持诗歌的反映论,从人民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灵感。他们提倡街头诗,建设民歌体叙事诗,使人民真正成了诗歌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艾青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最优秀的诗人,也是该时期在诗歌美学园地最勤力耕耘的诗人之一。在艾青的诗歌美学思想中,诗应该是真的,同时也是善的、美的。他的诗神是真、善、关的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高师文科毕业论文是高等师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通过独立分析和实践操作,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和学术观点。其论文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学士学位的申请和毕业,同时也是对大学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一次集中、全面的检测。但现阶段高师文科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在选题、写作、答辩等环节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现状必须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邵金峰 《天中学刊》2012,27(3):89-91
郭熙的《林泉高致》是中国古代画学名著,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审美智慧,其中的"丘园养素"的山水功能论蕴含着浓厚的家园意识;"饱游饫看"的审美观照体现了物我平等的古典生态智慧;"易直子谅"的创作心理内蕴着古典的生态人文主义情怀;"可居可游"的审美目标展现了古代画家对理想生态环境模式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鲍姆加登的美学思想源自大陆理性主义哲学。他的美学定义是"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鲍姆加登把美界定为"感性认识的完善",内蕴着对人的肯定。他对审美真实的论述抓住了艺术真实的本质方面,并对解释学产生了影响。他对美学家和诗歌的论述都比较全面、辩证,而且不乏创见。鲍姆加登的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