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和创设以形泉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2.
主要通过8周全身振动训练练习,探讨对老年人姿势控制能力的改善效应。24名老年人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8周,每周3次,每次30min的全身振动训练和常规阻力训练。研究结果表明,8周全身振动力量练习,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姿势控制能力水平,其中对于本体感觉和前庭功能的改善作用尤其明显,有利于老年人在行走过程中维持身体的动态平衡,降低跌倒的风险。  相似文献   
23.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创新成长机制的宏观政策体系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日美等国中小企业创新成果成长机制的形成过程,并描述与评论了其中宏观政策的作用效应;总结和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创新成果成长机制存在的矛盾和障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4.
借助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获得60名7岁男童静止站立和自然行走时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站立还是行走肥胖儿童在足底某些区域的足底压力、足地接触面积以及压强等要显著高于正常组,尤其是在足跟、足弓以及第3-5跖骨头处冲量变化和压强时间变化率也显著增高,这大大增加足病痛的风险。  相似文献   
25.
7岁健康男童裸足行走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获得20名7岁男童裸足行走时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儿童足底压力曲线与成人略有区别,第2峰峰值略大于第1峰值,最大压力大部分出现在足跟,左右足表现压力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足弓部位的着地面积偏大,且足趾部位着地面积相比偏小等特征。  相似文献   
26.
将振动训练运用在速滑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经过8周训练后观察训练效果,以探讨振动训练对速滑运动员下肢力量的改善效应。将16名吉林省速滑队女运动员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力量训练与常规训练和振动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训练。实验结果表明:8周振动频率为30Hz,振幅为2mm的振动训练与常规力量训练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速滑运动员力量的训练效果。尽管8周振动力量训练对提高速滑运动员下肢肌群的最大力量无明显优势,但能显著性提高下肢肌群爆发力与耐力水平,同时能够有效提高速滑运动员的下蹲跳成绩。  相似文献   
27.
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猜想和假设是科学探索过程的重要步骤,是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规律作出科学的预见。  相似文献   
28.
摩擦损耗最小化和能量输出最大化的原理与方法,对于提高速滑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影像测量方法,探讨了低姿势与高能量输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认为:功率与步频和滑行姿势密切相关;在滑跑同一距离项目中,输出功率总量参数决定水平相近的运动员之间成绩上的微小差异;绝对意义的低姿势只能是躯干保持水平位置,而相对意义的低姿势以发挥下肢蹬伸力量为前提;高的能量输出主要是通过大量的蹬伸做功而产生.  相似文献   
29.
谷化铮  陈民盛  邹晓峰 《冰雪运动》2007,29(4):22-24,31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对优秀速滑运动员的弯道蹬伸技术与重心移动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左右腿蹬伸方式上的不同,决定了速滑运动员在蹬冰过程中重心沿切线方向上前移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30.
蹬冰力是揭示滑行动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将近 2 0年来国、内外对速滑蹬冰力的测试研究情况按一维、二维和加速理论 3种分类进行了综述。不仅将荷兰、日本、中国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对比 ,同时对蹬冰技术演变、发展的脉络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 ,并提出了今后应重点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