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9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研究取向的心理学。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科学心理学受其狭隘的科学观的影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缺乏“人性”的科学;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强调人的存在、价值及意义,使“人性”这一主题重新回到心理学研究中来。心理学要结束危机,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必须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其唯科学主义的狭隘的科学观,重构一种与自身性质相符的新的大科学观——科学人文主义,以实现心理学科学化与人性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教师职业枯竭及压力缓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职业枯竭(jobburnout)是指在工作重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是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主要有六大特征:一是生理上的,表现为耗竭感、持续地精力不济、极度疲乏、虚弱,会出现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二是认知上的,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效率降低等;三是情绪上的,表现为烦躁、易怒、迁怒于他人等;四是自我评价上的,表现为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五是人际上的,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冷漠的情绪去对待自己周围的入;六是行为上的,表现为对他人总有攻击性和人际摩擦增多,极端的枯竭状态会使人出现自伤或自杀。  相似文献   
13.
审视与扬弃--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力主多元论,蔑视限制,主张创新。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现代心理学的弊端进行批判和解构,提出针锋相对的观点。虽然未免极端,但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审视女性主义教材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性主义教材观主张改革现存的课程,消除隐藏在课程尤其是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甚至提供女性自己的知识,为先进的性别文化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为教科书编制者提示了有关性别歧视问题多向度、纵深化思考的方向.但其也存在着过分强调性别平等,鼓吹女性认知优越论,课程内容改革定位发生偏差等缺陷.  相似文献   
15.
假如把我们与母亲的相处比做一场游戏,母亲便是永远的失败者,注定输给她那不懂事的儿女。那是一个需要用一辈子来完成的游戏,母亲是永远的失败者,而她,却输得心甘情愿。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宏观上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每一次变革,都带来心理学巨大的发展。从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到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从行为主义的革命到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历史一再证实了这一点;从微观上讲,心理学工作者要从事心理学研究,必须具备基本的方法论基础,否则,科学研究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自学考试的必考课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上海的高度都市化,都市文学应运而生,城市成了独立的审美对象,作为洋场浪子的穆时英上承刘呐鸥而下启20世纪40年代的日常都市传奇书写。他聚焦于都市的糜烂与灿烂,都市的工具理性掠夺了人的价值理性,小说彰显了一定的理性批判精神。而由于自身的局限、历史的吊诡、时代动荡,30年代中后期,他的洋场都市文学逐渐走向式微乃至消湮。  相似文献   
18.
陈英敏 《现代教育》2005,(10):34-36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而开设的一个新专业,旨在提高教师的综合教育能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该专业的所有考试科目中占据突出位置,它不仅涉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几种主要的治疗理论,而且还介绍了专门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运动为西方国家带来了昌明与繁荣,但与此同时,西方机械唯物论、二元论、人类中心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等现代价值理念也导致了现代性的“合法性”危机。后现代文化思潮的涌动和盛行正是对现代性危机的反叛与重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试图在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有机主义的后现代世界观,以期重塑抑或重振西方现代文明。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核心理念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可谓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它们之间的交融与碰撞为人类文明的延绵甚或重建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