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教育   108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统计学原理》是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学科的内容决定了它不可能象其它一些学科那样,教师可以用形容、比喻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  相似文献   
112.
我校是一所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学校,建国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我校先后进行过一些教改实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后,我们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开展学校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着重就如何培养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一课题进行探索,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一、适应“三个面向”需要,培养现代中国人首先,我们认识到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果依旧满足于培养知识型人才,热衷于考试的高分数,已远不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学校不仅应  相似文献   
113.
爸爸的呼噜     
夏日的夜空真迷人。一天晚上,我坐在窗前看夜空。漆黑的夜空挂着洁白如玉的月亮,金光闪闪的星星眨着迷人的眼睛。当我在观赏这一美景时,突然听到如雷贯耳的呼噜声。这是谁在打呼噜呢?原来是爸爸。那声音真响,听了真叫人心烦,可妈妈居然能睡在旁边进入甜美的梦乡。我听了有点不耐  相似文献   
114.
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康复专业高职生参与福利院老人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果显示:福利院老人对学生服务的满意度达90.3%,参与福利院老人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能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专业情感的形成;锻炼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预防保健和康复治疗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实际应用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5.
读了《小学教学研究》1982年第4期《浅谈改进小学讲读教学结构与教学方法》一文,颇受启发,其中“试行初读、精读、熟读的教学程序”和“变序讲读的教学方法”,都是很可取的。但对文中提到的“教学生学会提早捕捉主题”问题,我却有些疑问,写下求教于同志们。为了说明问题,首先应该搞清什么是主题。主题就是文章的灵魂,它指的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通过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有的叫“主题”,有的也叫“主题思想”,还有的叫“中心思想”或“中心意思”。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则采用了“中心思想”的提法。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让学生概括课文  相似文献   
116.
黄诚 《中学理科》2000,(11):33-34
例1在Rt△ABC中,各边的长度都扩大两倍,那么锐角∠A的正弦、余弦值( )  相似文献   
117.
历史教学中的联想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中要经常把学生置于“愤”“悱”的境地,让其“心求迫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产生迫切的求知欲望。要达到这个境界,教师必须把...  相似文献   
118.
黄诚 《收藏》2020,(2):108-111
近几十年来,考古出土及拍场所见的战汉时期人物造型文物,其中有的身上琢刻、描绘有佩玉图像,本文试将相关人像做一简单梳理介绍,以期读者能对这一时期的佩玉形式有一初步的了解。清代学者俞樾曾感叹:"夫古人佩玉,咏于《诗》,载于《礼》,而其制则经无明文,虽大儒如郑康成,然其言佩玉之制略矣。"先秦至两汉期间的佩玉及佩玉方式一直是高古玉研究的热门话题。近几十年来,考古出土及拍场所见战汉时期诸多身上琢刻、描绘有佩玉图像的人物造型文物。这些佩玉图像可以说是当时人现实生活中佩戴玉器的真实写照,其佩戴玉器的种类、佩戴玉器的方式,给今人以最直观的印象,并且这些图像往往还可以与文献史料、出土实物相对应。  相似文献   
119.
黄诚 《收藏》2020,(5):110-111
马一龙,字负图(又作应图),号孟河,别号玉华子,江南溧阳人氏,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司业,是活跃于明代中期既工诗词且善书法的典型江南文人,有《玉华子游艺集》传世。马一龙具体生平事迹《明史》无记载,而是散见于溧阳地方志及其他史料文献中,主要见明人朱谋垔所撰写《续书史会要》及清嘉庆陈鸿寿修订的《溧阳县志》。  相似文献   
120.
黄诚 《收藏界》2012,(4):85-86
机制铜元作为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最早产生于西方,自近代以来以中日为代表的东方国家任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也先后开始制造和使用机制铜辅币。中国的机制铜元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奏准首先在广州制造发行,而日本机制铜元的发展要早于中国,日本机制铜元产生于明治维新早期(日本明治六午即1873年)。日本近代机制币由于制造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