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IT(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为主导,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正在兴起。而流通(Distribution)领域则是这场新产业革命的一个突出的重点,这是因为互联网对流通领域的影响特别大,特别深刻,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兴起正在引起一场空前的流通革命,也可能使我国流通业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传统的流通发展模式。下面,谈一谈IT革命或互联网革命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流通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1994年2月,美日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了会谈。在作为会谈中心议题的贸易问题的谈判中,双方未能达成协议,其主要原因是美国提出要在两国贸易中设定衡量日本的市场开放程度的“数值目标”,并以汽车和汽车配件、保险、电讯和医疗产品作为导  相似文献   
23.
随着高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的不断扩大,一个国家的高技术的发展日益成为一个远远超越“纯科技”范畴而与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密切关联的重大问题,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对日本高技术发展的初步分析和预测认为:90年代是日本高技术的实力和国际地位进一步增强的10年;是日本在80年代实施“技术立国”  相似文献   
24.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使用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进行的野蛮空袭,使世界各国更加紧迫地意识到必须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国防,以便更有力地保卫自己的国家。然而,如果以过多的财力来生产或购置中低技术武器装备,不仅根本无法对付和抵御将来有人利用“更高技术武器”进行的军事威胁(既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采取的军事行动比九年以前的海湾战争在技术上升了一个台阶,那么,可以预计今后可能发生的类似的军事行动在技术上又将再升一个台阶),而且会使自己陷入军备竞赛的泥坑,拖累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延误高科技的研究开…  相似文献   
25.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散去,日元贬值又雪上加霜,新的金融危机会再次爆发吗?  相似文献   
26.
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国正在走向、或进入高技术时代。而任何国家如果想要尽早跨入高技术时代的大门,就必须掌握一把“金钥匙”,这就是对高技术研究发展的管理。由于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高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因此,不同国家对高技术研究发展的管理的内涵与课题也不尽相同。本文拟对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管理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
<正>日本广泛拥有采用科技提升产品的社会认同如今,科技发明多出自欧美,而将这些发明"物化"为新产品或试制品的,也多出自欧美人之手。然而,与此同时,将新产品或试制品最终变成  相似文献   
28.
说到世界经济这几年来不景气,人们不能不联想到日本这个经济大国已有10年经济处于停滞状态。为了扭转这种局面,2001年4月,小泉纯一郎曾信誓旦旦地说:“没有改革就没  相似文献   
29.
近几年来,旧日本军在我国遗弃的化学武器毒气伤人事件时有发生,8月4日在齐齐哈尔就又发生了一起。这再一次向世人表明:当年的侵略战争遗留物还在不断伤害着无辜的人们。  相似文献   
30.
我国的改革是一场革命,它的中心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而解放生产力的核心内容就是解放生产力中的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当然与物的因素不同。如果说生产力中的物的因素要靠改革的政策、措施来获得解放、被解放的话,生产力中的人的因素的解放过程就不单纯是一个依靠政策、措施来获得解放、被解放的过程,而常常伴随着一种自己解放自己的过程。中国的“民办科技实业”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及其成长壮大的过程,正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自己解放自己”的过程的生动体现。从1980年开始,首先在北京的中关村地区,一批科技人员冲出旧体制、原单位,创办了自己的高科技企业。而由科技人员自办企业,这个在市场经济国家看来似乎是十分寻常之事,在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我国却是对旧体制的一个重大挑战,重大突破。最初由少数科技人员做出的这种果敢的举动由于符合“解放生产力”这个改革的宗旨,因此不仅带动了更多的科技人员效法他们,冲出旧体制的篱墙登上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