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22篇
科学研究   6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翻转课堂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它是一种新的混合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首先对时代背景及教学改革的需要做了讲述,又简要地分析了翻转课堂及其研究现状及大学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然后将网络教学平台具备的实际功能与翻转课堂中的课前自主学习结合起来,论述了网络教学平台在支持翻转课堂中的优势及微视频资源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教学平台下的翻转课堂模式.最后总结了在实践中实施翻转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策略.  相似文献   
102.
当我们站在镜子前,看到自己的身体,总会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左右是对称的;如果可以沿着脊椎剖开,一定会分成形体和重量相等的两半。因为我们眼有两只,手有一双,脚分左右,耳分两侧。  相似文献   
103.
刘志 《小学生导读》2010,(10):46-47
人们往往喜欢把理想和信念当做人生的太阳、前进的动力。确实,信念是一种强大的内在的精神寄托,是托起人生大厦的强大的支柱。信念可以创造奇迹,“有志者事竞成”!  相似文献   
104.
针对高校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旨在培养计算机创新人才的一些教学方法:优秀案例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任务驱动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竞赛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需求召唤吸引学生去研究和解决社会实践提出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5.
当前的中国新闻学教育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成为困扰新闻学教育发展的瓶颈.笔者试图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从汕头大学学生报道团采访美国大选入手,通过其成员们在实践经历的过程中记录及产生的后续影响,来思考和探讨新闻实践教育的具体做法和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06.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道桥专业课程改革的整体背景、专业特色以及总体思路,通过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改革方法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7.
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电教手段形式多样,作为其中之一的投影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08.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心理接受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创业教育与接受的心理内涵分析,指出大学生创业教育心理接受是指大学生出于自身需要,对创业教育信息的反映感知、择取、理解、解释、整合并内化为自身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外化为创业行为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心理接受的内在工作机制,即:"内化—外化"的双向建构、"价值—事实"的双维合成"、关系—过程"的双态共生。  相似文献   
109.
阐述Mediawiki的系统构架和特点,通过对Mediawiki的安装、配置、分类体系构建及扩展功能设置的分析,介绍如何利用Mediawiki引擎构建学科信息门户平台。同时以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信息门户的设计为实例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10.
刘志 《声屏世界》2007,(2):31-32
在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后,我国的网络媒体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在这个虚拟的网络空间里面,人们毫不设防地接受着网络提供的海量信息。然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网络凭借其虚拟和隐匿的特点使网络陷于一种无限制的传播状态,网络伦理道德的不断下滑开始对我们心中长期建立起来的传统道德观念构成了颠覆性的威胁,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这显然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是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