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各国文化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市场经济的新潮冲击下,哲学系怎么办?哲学系不能按老样子办下去了,要改造哲学系。这是多数人的看法。至于如何改造看法各有不同。有的主张改换门庭,把哲学系改成别的名称比较时髦的什么系。有的主张名称不改,内容大变,到“海”边办学,靠近商潮,培养下海人才。有的认为要增加市场经济实用的学科、课程,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否则就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新情况带来不同的新想法,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对于以上这些意见,我也认真地进行了一番思考。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需要哲学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不需…  相似文献   
32.
33.
在读到别人的观点时,有不敢苟同者,就摘录下来,发表一点意见.这当然不是全部,只是其中自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值得发表的见解.这也只是个人的见解,未必正确,只供参考.因为是讨论学术问题,不针对个人,往往也不是个别人的意见,所以不指名道姓.可以肯定没有虚构的问题.发表之前,作此简要说明,尽量避免误会.  相似文献   
34.
周桂钿 《中国德育》2007,2(1):55-59,94
文化就是人化,任何自然的东西,经过人化,就成了文化。文化分为许多层次,最表面的是民众的风俗习惯,其次是文化生活,最深层的是哲学与宗教。不同的文化背后都有不同的思想支配着。中国文化思想独具特色和价值,以儒学为主流,弥漫于整个社会,渗透于高层政治和民众生活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重要的是让所有中国人都能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35.
儒学中有许多构建和谐社会的智慧,如调均、仁政、和而不同以及心性修养。朱熹是宋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存天理,灭人欲”是反贪倡廉的理论,他的读书与思考、认识与实践的学习观与知行观。他的“新民”即移风易俗的追求,都是有助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珍贵思想。  相似文献   
36.
结合历史的发展,从理论上探讨经学由产生而衰落过程的规律性:一是物极必反,二是合久必分,三是政治原因,四是社会动乱.还有治学方法的变化,造成繁琐、僵化,也是经学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37.
<正>于丹成为“现象”,又是在讲读《论语》心得中“红”起来的,从事儒学研究的我,自然不能不加以关注。我刚刚拿到《于丹〈论语〉心得》一书时,  相似文献   
38.
儒学对今后中国伦理建设的意义周桂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在中国大陆,“五四”时代“打倒孔家店”的旋风,以及“文革”时期“批孔批儒”运动,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似乎清朝末年那一幕幕丧权辱国的悲剧都是孔子儒学造成的,中国科技落后乃至今天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39.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技的发展与否,都与文化有关系,特别是与儒家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其中有很多复杂的关系,只好具体分析两个具体问题,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40.
是非论     
本文通过对是非理论的墨子的三表法、庄子的是非论、韩非的参验说、《淮南子》的是非无定论、王充的效验论等中国古代真理观的论述,阐明了当代中国是非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继承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是非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