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56篇
文化理论   56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栗子 《文化交流》2014,(2):12-15
近年来,中国结悄然成为中国“年俗”新景。在中国内地,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春晚舞台上的中国结布景、习惯了商店里与灯笼并挂的“年年有鱼”结、习惯了在过年时换上一套带“纽扣结”的唐装;在台湾,2010年12月25日,无线电视翡翠台文化新领域播放了名为“共赏绳艺”的中国结专题节目;在海外,中国结与对联、红灯笼一起,成为了悉尼、巴黎、布鲁塞尔、温哥华、纽约、洛杉矶等地商家吸引中国消费者的必备年货。然而,中国结作为新年俗,其实是当代的事情。  相似文献   
72.
在大学应当重视技术文化,我国要提高综合国力,没有高新技术,那是难以实现的。与技术文化相伴而行的还有人文文化和社会文化,亦应提到重要位置上。我国是具有丰厚人文文化和社会文化资源的国  相似文献   
73.
栗子 《文化交流》2013,(4):35-38
2010年、2011年、2012年的3月,浙江美术馆举行"女人月影"系列活动,分别与英国、法国、德国大使馆合作,分4个星期向观众免费放映4部关于女性题材的电影,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今年是"中西建交40周年"纪念,浙江美术馆与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米盖尔·德·塞万提斯图书馆合作,推出解读近10年来西班牙女性形象的优秀电影。  相似文献   
74.
栗子 《文化交流》2012,(1):33-35
“今天,秋风把我们送到杭州吴山广场,观看一年一度的中国电视观众节。我们来到吴山广场,这里已是欢乐的海洋,人山人海,到处是人们的欢声笑语。我们从拥挤的人群中挤进来,  相似文献   
75.
栗子 《文化交流》2012,(4):53-55
2011年金秋的一天,在杭州东方豪园小区,十二位德国老人成了这里的贵客。他们都是德国吕纳堡市老年文化代表团的成员。当平均年龄七十岁的杭州江南丝竹乐队乐手演奏起吕纳堡市歌《石楠花开》时,德国朋友们以热烈的掌声和持久的欢呼表达兴奋的心情:“阿固特!(德语:非常好)”这是德国老人与杭州老人一次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6.
栗子 《文化交流》2012,(11):48-50
有人说:"若想让朋友破产,让他开书店吧。"一句玩笑却道破了当下实体书店生存之困境。确实,在新媒体的助推下,网络书店方兴未艾,人们的阅读习惯也悄然转变,实体书店似乎前途迷茫,充满未知。"  相似文献   
77.
栗子 《文化交流》2012,(8):79-81
走进王一定先生位于绍兴袍江的新居,现代化的高层公寓,窗外即是小区别致的绿化景观。但是,王先生坐的依旧是一把绍兴老式的小竹椅,毛竹已呈淡灰色,想来年份已久,就好像绍兴的女儿红酒,有诱人的馥郁芳香,且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更为浓烈。在绍兴呆久了,会慢慢迷上时光酝酿的味道。王先生当是如此,慢慢习画,慢慢感受;岁月慢慢而去,情致慢慢而来。  相似文献   
78.
栗子 《文化交流》2016,(3):26-29
浙江丽水的古堰画乡历经十年发展,建立了以"巴比松油画"文化为主、古堰文化等为辅的多元文化体系,吸引了大批创意画坊、青瓷工艺、手工竹编等文化创意项目入驻,这里已逐渐成为创客们大展宏图的艺术天地。  相似文献   
79.
栗子 《文化交流》2011,(11):32-35
秋阳下的杭州,风吹在脸上温润如玉,阳光般的柔美。获悉鲁迅研究专家、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陈漱渝先生赴杭州演讲,我们趁其在杭逗留之时对他进行了简短的采访。陈老有着平易近人的学者风度,其渊博的学识、风趣的语言深深感染了笔者,但更让人感动的是其对鲁迅研究事业的孜孜以求,和一份于浮躁人世间仍坚  相似文献   
80.
人与物     
如果问:地球的中心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人。突飞猛进的科技是人的发明与创造,而且是为人服务的。经济的发展,是人的智慧和劳作的结晶,为了社会的进步和改善人的生活。文学艺术是人的创作,使人得到美的享受。……这样一些简单的道理,往往被人们忘记。从生活中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