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砍掉这棵树     
这是一棵怪模怪样、不伦不类、要死不活的树。这里摘来几片树叶,那里砍来几段枝干,掐杪刨根,七拼八凑——不知是一只什么样的手,暴殄天物,硬是强扭出这样一棵徒具形骸而血脉全无的树。  相似文献   
12.
"纠结"这个始自网络的流行语,近年在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中得到频率极高的运用。它形容人的复杂处境或内心思绪的纷乱状态,更多的时候用以表达一种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难以选择的矛盾心态。在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时代,"纠结"  相似文献   
13.
应试教育已经为人们深恶痛绝。近几年,各界人士,包括受害甚深也最有发言权的中学教师,对应试教育都纷纷起而诛之。应试教育与教育本质相违背因而严重反教育,极大地阻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到民族国家的未来,必须通过教育改革消除其弊端,以保证教育健康发展,完成塑造民族国家主体的神圣任务,已成为国人的共识。这是失败了的中国教育获得转机的开始。这两年正在全国推开的中学“新课标”的实施,则是改革应试教育的大规模行动。  相似文献   
14.
学报的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有学报导,几乎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学报,这也是中国特色。国外的大学也办有学术刊物,但多是专业性的期刊,而不是综合性的,名称上也不叫学报。我国台港地区的高校,也办有学报,但学府里同时还存在数量多得多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不像大陆高校,学报一统天下,专业期刊少而又少。所以,凡高校都要出学报,成了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学报遍地开花,是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结果,也是教育一体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第三种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是一个小说生产过剩的时代。新世纪以来,小说的生产量持续居高。到2005年,长篇小说出版就接近一千部,以至这一年被称为“长篇小说年”。中短篇在报刊上发表的就数以万计了。这种统计还不包括网络上的小说写作。大概没有人能够否认,中国文学已经进入了一个小说繁荣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随着《八十年代访谈录》、《追寻80年代》的先后出版,八十年代经由一些亲历者的讲述,又在我们的记忆里鲜活起来。也许不是所有的人都对八十年代心存好感,但是的确像查建英所说,有很多人对它“心存偏爱”。有这种偏爱的,不外是“文革”的过来人。经历过政治暴力下的恐惧、压抑与紧张,1976、1978年的翻天覆地的政治变革,给了他们精神上获得解放的轻松感。这种轻松感,伴随着进入新时代的兴奋和对新生活的憧憬,持续到1989年的夏天。说八十年代“深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指的当是这样一种满足了人的深层需要的美好感觉。并不是所有的…  相似文献   
17.
学报与学术     
学报的春天来到了。因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哲学社会科学要繁荣,学术要发展,学报责无旁贷。学报也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学报是特殊的学术媒体,站在她后面的,是占这个国家的学术人口的百分之七八十的力量雄厚的学术群体。一所高校的学报,不只是这所学校的窗口,它还是整个学术界公共的舞台。这里的演员,不论妍媸,她的每一个姿势,每一种表情,都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  相似文献   
18.
1、小说题目新解小说原题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1956年9月号《人民文学》发表时,编辑部将题目改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后来收入1956年《短篇小说选》及其他集子时,作者又将其改为原题。粉碎“四人帮”后出的《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里也用的原题。可见王蒙用这个题名有他的用意。两个题目的逻辑重音不同,作者的题目放在“年轻人”上,而改题是“新来的”。这样就牵涉到小说的视角问题。前者是内部视角《尽管是第三人称,但小说的基点是在林震身上,以林震为视角的》,在审美品格上,标明了小说的表现性,而主要不是生活写实。后…  相似文献   
19.
“文革”结束后,适应国人情绪宣泄和政治批判的需要,“伤痕文学”应运而生。它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文革”及“文革”前的政治运动给中国人造成的创伤。“伤痕”文学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当代结束了“非人”的文学的历史。伤痕小说在艺术上一般比较粗糙、直露,但它还是提供了大量可以对某种荒谬的历史加以阐释的信息。继之而起的“反思小说”则把沉重的思考带进了文学,它恢复了文学质疑生活的功能。反思文学由于大多浸透了血泪人生的感悟,反映的又是苦难已被超越的审美心理,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的悲剧力量中隐含的历史批判,也给了从集体迷误中走出来的人们以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20.
在70年代末开始的学向历史回归的历史性转轨中,“朦胧诗”充当了艺术变革的前锋,而它的美学原则,在新潮诗歌批评主要是“三个崛起”中得到了充分的揭示。崛起的诗论及时捕捉到了专制政治垮台后由叛逆的艺术所体现的时代思想命题,即人的社会价值标准问题,它是朦胧诗美学原则的本质所在。崛起的诗论所注意到的朦胧诗的美学原则的又一个层面,是诗人完成真正的艺术创造活动的必须经由的方式:“自我表现”。新潮批评在阐释朦胧诗的美学原则时自身回到审美的位置上,再一次体现了20世纪中国学的“的自觉”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