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文化理论   4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中央外宣办赵启正主任看过爱泼斯坦、林戊荪、沈苏儒三位同志的文稿后,给他们回了一封信,对他们的呼吁给以充分的肯定。现将赵启正同志给三位老同志的回信,全文载如下。  相似文献   
32.
“宣传”一词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为“传达宣布”之意,如《三国志》中有“宣传军事”“宣传明教”,《北齐书》中有“宣传文武号令”等语。日本用古汉语中这个词来意译英语中propaganda 一词(日文中写作“宣伝”,音为senden),所以“宣传”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外来词”,收入《汉语外来词词典》(刘正、高名凯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同不少外来词一样,它一旦被吸收入民族语言之后,含义逐渐有所演变。在现代汉语中,“宣传”一词的释义是:“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1978年。)  相似文献   
33.
《对外大传播》计划组织一批稿件,记录中国外文局各种出版物的业务经验,这是很好的设想,也就是继往开来吧。在谈到《今日中国》的经验之前,先说三句话。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是外宣老领导朱穆之同志的话。他说:“外宣工作是朝阳工作,前途无限,前景广阔。”他又说:“做宣传工作就要看对象,内宣和外宣不同就是对象不同嘛。当然,内宣和外宣有不少是相通的,这应该承认。但是中国跟外国不一样嘛,中国人跟外国人不一样嘛,怎么可以在宣传上不分内外呢?”  相似文献   
34.
“在我生命的夕阳余辉里,有人也许会问:你对自己选择的生活道路是否悔?在历史为我设定的时空中,我觉得没有任何事情比我亲历并跻身于中国人民革命事业更好和更有意义。中国人民占全人类的五分之一,在整个世界的命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人民革命这一过程中,如同在一切其他过程中一样,有欢乐,有痛苦,也有曲折。但总的说来,它的道路是向上的,是对国家和国际的进步做出贡献的。”  相似文献   
35.
导读:幼儿园的班额大.老师如何能够确保关注到班上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并给予针对性的支持7《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提到的发展目标这么多,老师如何确保每个指标都能够在自己的教学计划中体现?老师的工作这么繁重.如何能够有时间来做幼儿的成长记录?如何能够实时高效地将孩子的成长记录和家长分享.并支持家长能够采取一致的家庭教育策略?园长如何能够实时了解本园孩子的发展情况并能对老师的课程计划进行及时有效的支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如何能够实时了解本辖区幼儿的发展情况以及幼儿园的教学品质并进行实时有效的支持?本期将继续就HighScope《儿童发展评价量表》对于教师、园长、家长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进行案例讲解。  相似文献   
36.
新中国第一张英文日报是1950年5月由国际新闻局(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的前身)决定创刊的英文<上海新闻>(The Shanghai News).由我国著名的进步新闻工作者、名刊<世界知识>创办人金仲华任社长,黄华、夏衍、姚溱、陈虞孙等任社务委员,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文学家陈麟瑞任编辑部主任.它在上海出版是因为当时在上海还有为数不少的外侨(主要是俄罗斯侨民和犹太人),需要了解国内外时事和新中国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37.
爱老回忆他最早对周总理有所了解和认识是在1936年10月斯诺访问延安回来之后。他说,听斯诺的谈话,阅读这本书(《西行漫记》)的一些章节的手稿及看他拍的照片,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同志的形象,他们的言论、生平和性格,都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中。不久,他又在阅读史沫特莱和新两兰作家贝特兰从西安写给斯诺的信中,了解到周恩来同志在西安事变中所发挥的作用。这时的爱泼斯坦还是一个21岁的青年新闻记者,在天津工作。第二年,也就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他在8月间受斯诺之托,帮助邓颖超等同志秘密离津经烟台去延安。  相似文献   
38.
回忆艾培     
今年4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广东厅举行的爱泼斯坦90寿辰祝贺会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满怀激情地说:"尊敬的爱老,您是我们做人的榜样,是我们新闻人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39.
沈苏儒 《对外大传播》2002,10(11):20-22
笼统地说,我们的对外传播是为了增进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和友谊、树立和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营造有利于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国际环境,我们的工作能做到(或基本上做到)这几点,就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光是有这样一个笼统的说法不能对我们的实践起具体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先考察一下对外传播究竟有哪些不同的功能,每种功能对效果有什么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40.
如果说,具有正常视力的人需要了解世界,那么视力非常低下甚至完全失明的人尤其需要了解世界。这些人是依靠声音和盲文来了解世界的。现在,我们出版了《今日中国》英文盲文版,能够与你们进行沟通了。克服残障是对挖掘个人现存的潜在能力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