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跨世纪人才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世纪人才的主要特征王冀生教育是通过传递文化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思想观念,就是人们对教育这种社会现象的比较系统的、理性的认识,其核心是教育与社会、人、文化之间的基本关系。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规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  相似文献   
32.
结构体系 ,是高等教育的存在方式 ,其本质是与一定社会需求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宏观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合理性 ,对整个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能否与一定社会需求和环境协调发展有关键性的影响。长期以来 ,在我国 ,高等教育只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是普通高等教育 ,二是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含盖在普通高等教育之内 ,成人高等学校又重点进行普通高等专科学历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内涵都非常广泛而不十分明确 ,而且只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非学历教育。另外 ,对什么是高等专科教育认识也不一致 ,有的认为是一个层次 ,有…  相似文献   
33.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新阶段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两个基本课题,一个是发展,一个是改革;发展中有改革,改革中有发展。通过发展和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从宏观上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本世纪未,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34.
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我国面对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迎接将要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必须树立的一种教育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地理解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的本质、内涵、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实施途径,是新形势下在我国高等教育工作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所在。一、知识、能力、素质是辩证统一的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知识一方面是发展能…  相似文献   
35.
新中国建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其中,"开辟"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道路"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发展"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由大变强"、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6.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现代大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认为 ,过去长期以来 ,我们常常把现代大学与高等教育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相混淆 ,把现代大学视为政府的附属物 ,因而对现代大学的办学及其领导管理规律研究得很不够。文章探讨了现代大学在高等教育系统和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现代大学的本质与办学规律 ,现代大学的领导管理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大学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7.
大学文化的觉醒与创新治校理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学是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摇篮,作为一种与社会政治、经济鼎足而立的功能独特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价值追求和文化品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是大学在社会经济政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种大学精神的衰微现象,因此,在实现新的文化觉醒的基础上创新治校理念是时代的呼唤。一、现代大学的本质及其与人类文化的深刻联系现代大学起源于西方,西方大学在摆脱了教会的附庸地位以后,以英国的牛津大学为代表,逐渐成为学者自治的学术和教育机构。1810年…  相似文献   
38.
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论纲王冀生(一)指导思想(1)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了,才能充分...  相似文献   
39.
超越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早期的西方大学曾经具有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 ,以维护其学术研究和教学自由的历史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逐步走出了“象牙塔”,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同时也使大学面临一种艰难的选择———如何既适应社会又崇尚学术 ,怎样才能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同时保持大学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时代强烈呼唤大学不仅要走出“象牙塔” ,还要超越“象牙塔” ,全面承担起时代赋予大学的教育责任、学术责任、既要服务又要引导社会前进的责任以及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40.
首先让我代表国家教委副主任朱开轩同志和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对科大邀请我们参加这次研讨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并且,向这次研讨会的胜利召开和这次研讨会所取得的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