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篇
教育   180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61.
密冠娅 《科学大众》2014,(6):32+144
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防止"过度理由效应"的产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给每个犯错的学生申明"理由"的机会,教师才有权批评他们,这样的批评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62.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古筝教学在某些方面上稍显落后,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延续传统,过于陈旧和古板、学生的发挥空间有限、古筝教学教材过于注重作品的鉴赏等方面。为了使古筝这种演奏方式能够一直传承和发展下去,对古筝教学进行改革是一种必然情况。对此,本文针对新时期古筝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和和分析。  相似文献   
263.
汉语与维吾尔语密切接触,相互影响。汉语借词的借入对维吾尔语构词方式、词义以及词义演变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文章总结并分析研究汉语借词对维吾尔语词汇的影响,有助于更好的推进维吾尔语发展和演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64.
文章以新疆农业大学培训基地为例,对近年来自治区的中职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工作进行了概述。对中职教师参加培训的意愿进行了分析并验证,结果表明在自治区教龄较短、职称与学历较低的教师,少数民族教师和非"双师型"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更大。通过教师回访工作发现目前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思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建设;基地定期开展教师回访工作;优化基地布局结构,加强内涵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  相似文献   
265.
随着讨论的网民不断增多,群体成员的平均反应在原有的偏向上继续偏移,比讨论前更为极端。文章在使用现有理论模型分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基础上提出网络群体极化的动力模型,以从多动力模型角度分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最后回顾已有研究,针对网络群体极化现有研究中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启示,以期对深化网络群体极化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66.
一、古代西域天山南路及漠北的巫、医混杂时期远在新时器时期,生活在天山南路绿洲、沙漠、草原、山区一带的原始部落人民(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当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就懂得运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石刀、骨针等预防、治疗疾病。随着生活资料的不断丰富,他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一些植物、矿物的药用功能。他们用涂奶汁,理热沙解除寒性关节疼痛;用放血减轻沙漠干热性头痛。当然,当时最经常的治病方法还是祈求巫靓进行视祷,这是人类社会在蒙昧时期治疗疾病的共同方法。传说,大约在三千年前,塔里木有个哈孜瓦衣,曾发现小荷香、黄河子、紫花…  相似文献   
267.
随着家校合作在农村地区的不断深入,暴露出教师越界、家长越界、家校间相互推诿与退让等弊端.因此,文章通过对农村地区家校共育的现状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根源,试图结合乡土特色,从树立正确的家校共育观、明确双方各自的教育责任、相互配合实现教育合力、出台相关法律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家校共育的对策,以期为厘清家校共育的责任边界...  相似文献   
268.
现代会计在知识经济冲击下将会在计量模式、核算内容、处理程式、体系等产生变革,财务报表的报告模式将受到挑战,使企业更加了解自身.  相似文献   
269.
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中要重点把握好的关系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大多居于边疆地区,既是国家地缘上的毗邻之处,也是少数民族的聚集之所,更成为中国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处。特殊的自然条件,特殊的经济发展特点,特殊的民族构成状况,特殊的宗教文化信仰,特殊的周边国家环境,使边疆民族地区在正确把握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意识关系的源与流、主与次、服从于被服务的问题上容易出现偏差。处理好、把握好边疆民族地区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意识的关系,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