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我从北京赶到长沙来访问一位小学教师。走进市郊的砂子塘学校,副校长对我说,黄梦钧老师到医院看病去了。“什么病?”我关心地问。“心脏病。”“黄老师多大年纪了?”“38岁。”“啊?!”我吃了一惊,发出了感叹的声音……  相似文献   
22.
智力测验     
电视台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智力测验,准备拍完之后向全国播放。他们带着摄像机和录音机,先来到一个单位,测验机关干部。节目主持人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儿,问道:"请大家回答这是什么?" 高压水银灯已经打开,摄像机已对着机  相似文献   
23.
小说的语言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和文化的载体,是一座宝库。我们都是社会的人,不是孤立的“鲁滨逊”。在没有文字以前(包括现在还没有文字的若干民族),人们就是靠语言来沟通思想,协同行动,进行狩猎、农耕等生产活动,靠语言来传播文化,讲述和继承历史,以维系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有了文字以后,语言仍然是人们交流思想使用得最广泛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字就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一种“书面语言”。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小说的前身是口头文学,是“说书人”的话本。小说是叙事文学——把(故)事(感)情叙述给…  相似文献   
24.
记得小学课文里说,“阳光、空气、水,人生三件宗,取之不尽,用之不了。”老师这样讲,我自然相信。长大以后逐渐改变了认识。且不说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带来种种危害,只看这须臾难离的水吧。虽然地球表面70%是水,可是淡水只占2%,其中大部分还是冰盖、冰山和冰川,江河湖井的淡水绝非“取之不尽”呀。  相似文献   
25.
赵大年 《初中生》2007,(35):50-51
记得小学课文里说,"阳光、空气、水,人生三件宝,取之不竭,用之不了".  相似文献   
26.
怎样捕捉、筛选素材和题材?对于我们文学作者来说,首先要克服“熟视无睹”。一些初学写作的朋友看到别人发表的作品时,往往叹息:“这样的人物我们单位也有!”“这个事情我也听说过呀!”是别人写了,而自己却没有写。问题就出在“熟视无睹”上面──让很好的素材白白地从眼皮底下滑掉了。 文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不论工农商学兵,不论老中青,谁没有生活呢?而且我们还是生活在改革开放、社会突飞猛进的新时期,新鲜事物天天发生,丰富多彩。关键在于敏锐地发现和提炼有意义的生活素材,使它成为能够建造“…  相似文献   
27.
小说的短长     
短篇小说有人说它的第一特点就是短,短而精.好比相声的“小段”,戏曲的“折子戏”,都很精练、精彩,否则就不能独立成章.这已经说到了短篇小说区别于中长篇的艺术形式——它必须抓取生活中最精彩的素材,细心取舍,巧妙剪裁,榨掉水份,删减枝蔓,才能做到短而精.我们称赞优秀的短篇小说,往往使用精湛、简捷、深刻、隽永、以小见大、回味无穷等等形容词,或者说它是精品,珍品;却很少说它伟大,恢宏、气势磅礴,是史诗、长河般的历史画卷.这反映了读者(包括评论者)对短篇小说的共同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标准,也完全符合短篇小说自身的特点. 短篇小说的任务,也区别于中长篇.单说容量吧,它是一只小游艇,不能装载大炮和导弹,更不能象航空母舰那样承受飞机起落。那不是短篇的任务!一只玛瑙杯,可以斟酌各种美酒,却不能盛半斤炸酱面.这些生活常识谁都懂.可惜我们常常强迫短篇小说去完成中篇的任务;让中篇去完成长篇的任务.  相似文献   
28.
一部《红楼梦》,无所不包,被誉为“生活的百科全书”,千百位中外红学家研究二三百年了,进入21世纪以后还会研究下去。由此可见,优秀的小说很有学问,很有魅力。小说是生活的镜子。是浓缩了人生喜怒哀乐的万花筒。人人都有梦想,小说也是个梦想的世界,感情的世界。至于写小说,要写得好,生动感人,这门功夫,据说“可学而不可教”。怎么学呢?我看,初学的习作者也罢,写到老学到老也罢,学习的方法之一,就是阅读、分析别人的作品,看看小说是由什么“构成”的?为什么有的小说读起来兴趣盎然,有的味同嚼蜡?有的小说“寿命”很长,…  相似文献   
29.
小说的人物小说有个好故事虽然重要,但这故事(情节)又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文学就是人学”。一部小说成败高下的最后分野,就看它是否成功地塑造了新的文学人物形象。如果没有林黛玉、贾宝玉、袭人、晴霎、王熙凤……还谈什么《红楼梦》?我说“新的”人物形象,指的是曹雪芹以前没人塑造过一位多愁善感的林妹妹。鲁迅以前也没有阿Q。生活中有。今天还有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嘛,每,位男士心中都藏着个可爱的“林妹妹”吧?阿Q也没有“断子绝孙”,外国读者说他们那里也有“精神胜利法”——一也有阿Q的子孙。这就是文学人物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