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5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一在《新青年》、《语丝》同人中,与周作人最接近,思想最为契合的,无疑是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自己曾经说过:“我当初和钱玄同先生一样,最早是尊王攘夷的思想,在拳民起义的那时听说乡间的一个‘洋鬼子’被‘破脚骨’打落铜盆帽,甚为快意,写入日记。后来,读了《新民丛报》、《民报》、《革命军》、《新广东》之类,一变而为排满(以及复古)坚持民族主义者计有十年之久”。周、钱二氏确实有着共同的思想  相似文献   
72.
这是《正在发育》(陕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一书的小作者的自我介绍:“我叫蒋方舟,一九八九年十月出生,天蝎座,……生活在中国大陆一个不知名的小城里的一个普通的小学里,是个安分守己的好学生,但有时也做一些让人刮目相看的事。”十一岁时出版了一本书,现在十二岁的她又向世人献出了  相似文献   
73.
鲁迅的作品常读常新,《大师名作坊(鲁迅卷).在酒楼上、伤逝、阿金》导读体现了作者对鲁迅的文笔与眼光的观注,汇集了极富新义的论述,将鲁迅及其创作置于特定的“空间”与“时间”来阅读与考察其中不乏极富启迪的论述。  相似文献   
74.
本书是我与贵州大学中文系袁本良先生合作的结晶,最初的动因完全是出于友谊的纪念,不想认真做起来,就逐渐发现了其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这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 我与本良从70年代中期相识,至今已有近30年的交情。当时我们都在贵州安顺地区师范学校同一个语文教研室任教,彼此来往还算密切;最难忘的,自然是我的第一本手抄的鲁迅研究著作(那时“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像我这样的人公开出版著作是根本不可能的),就是本良设计、制作的封面。但我们真正建立起深交,却是在我离开安顺,到北京来读书、谋生以后。说起来似乎有些奇怪,我不是贵州人,某种意义上我是被“流放”到那里的,却因此与贵州结下了解不开的情缘,越是远离愈加怀念,这20多年来,我不知多少回“梦归黔土”,而几乎都要以本良的那方雅致的小院为最后落脚  相似文献   
75.
北大爱心社的同学,发起面向全国农村初中学生的“草房子“杯作文竞赛,现在又把得奖作品编辑成书,希望我写几句话。我欣然应命,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76.
钱理群 《知识窗》2008,(11):8-8
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在学习经验会上有个发言,我自己至今不忘,因为它照亮了我的一生。当时我说: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把上每一门功课都当做精神的享受,学习就是探险的过程,每一次上课都会发现新大陆,要带着好奇心,怀着一种期待感,甚至神秘感走进课堂。——这可以说是我的第一个独立的学习观、读书观,以后就发展成为我的研究观和我对学术工作的一个基本理解与信念。  相似文献   
77.
做一个语文学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不管怎么样,语文教育课程标准已经出来了,它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有一点,却应该肯定,就是它为教育改革打开了一方比较宽阔的天地,以前许多教育试验不能做,现在做,就有合法性了。所以,我认为,在教育观念上的讨论、争论,有人有兴趣,固然还可以继续下去,但主要的,是应该把重心放在具体的教育试验、教育实践上来,在教育实践、试验中检验教育理念,发展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8.
在中国教育史上,有三堂“绝”课,或许我们能从中体味到大学课堂的乐趣和人生应有的目标。  相似文献   
79.
谈读书     
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的最大失败就在于,把这如此有趣、如此让人神往的读书变得如此功利、如此的累,让学生害怕读书。  相似文献   
80.
贵州和西部开发,要确立"长期奋斗"的思想,要通过对先发展地区试验的消化总结,达到对中国发展道路及某些规律的新的认识,用以指导自己的建设与开发:在最大限度地吸取先发展地区的经验的同时,探讨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另类发展的可能性。贵州和西部地区的落后,最基本的就是教育的落后;东、西部的差距,最基本的也是教育的差距。应该把教育(学校教育与民众教育)放在贵州和西部建设中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地位,给予更多的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