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20篇
科学研究   44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陈卓  徐速 《职业教育研究》2011,(11):115-117
针对高职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从管理监督和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办法,本文力求从激励的视角探寻解决之道。通过对酒店顶岗实习生的调研和分析,探讨了在顶岗实习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结合内在激励、外在激励、反面激励和负激励等全面的激励因素来激发顶岗实习生的工作动机,调动其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心的途径。  相似文献   
222.
本文结合南京电大现有的三校区功能情况以及对"一卡通"系统需求分析,阐述了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其它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经验的学习,结合学校网络、校区分布、财务结算、后勤保障的管理情况以及数字化校园建设方向,分别从学校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分析、设备配置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符合学校实际需求、行之有效的构建设计方案及规划。  相似文献   
223.
无论是学术会议上的精彩亮相和课堂上的倾情授课,抑或是管理工作中的忘我付出,韩喜平教授精辟的见解、敏捷的思维、出色的口才、饱满的情绪、卓越的成就总能让人印象深刻。现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的韩喜平,在教育者、研究者及管理者这三重角色中,用自己的努力和魅力,诠释着一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执着与坚守,也用自己的行动成就了青年时的"教师梦"。追逐梦想,成就最好的自己见到韩教授时已是上午十一点,刚从外面办事回来的他在走楼梯时都忙着和学院的老师讨论行政  相似文献   
224.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建立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创业专业人才的基石。研究从定位、专业、教师、教材、产学研方面探讨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并以中南大学能源动力类专业为例,从制度、项目、团队、课程、队伍、保障、文化、监控方面阐述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多方位、多层面的研究和探索,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和水平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25.
在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基本理论基础上提出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的定义和内涵,分析辽宁省建设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的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问题,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分析产学研创新体系的政策执行过程的规律,进而提出解决产学研政策执行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26.
陈卓 《科教文汇》2015,(4):107-108
普通生源高中学校语文课改教学实验的实践与研究,实施“339”教学范式,多法共用,把现代课改的理念与传统教学的精髓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27.
“梅村体”较全面地继承了历史上七言歌行的优秀传统,尤其以唐诗为宗,学习借鉴初唐“四杰体”、杜甫“少陵体”和元、白“长庆体”最为突出。“梅村体”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诗歌内容更客观厚重,形式更工整欧丽,结构更新颖复杂,开启了七言歌行和我国古代叙事诗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28.
229.
理念是反映对象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所谓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教育理念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性指导思想,对教育全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20世纪末,中国和世界的教育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由工具理性向人文理性的回归,中外教育家都在认真地反  相似文献   
230.
知识、见识、常识与胆识是现代人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合格教师所不可或缺的。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四识”在保持各自基本内容的同时,也在教师身上体现出各自独特的含义。在当今时代,结合社会现实,对教师的“四识”问题进行审视和梳理,这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