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9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上上个世纪的老尼采,用《偶像的黄昏》把诸多偶像拉下神坛;历史的吊诡在于,他自己也变成了偶像。人们一直需要偶像,无论内心还是行动;只不过一百多年后,偶像不再象征牢不可破的神性准则和道德律令;偶像是用来追捧、欢呼、比较、超越的,当然,还有随时随地的唾弃和遗忘;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深入人心,加上大众传媒的造星特质,让偶像如同雨后  相似文献   
52.
硬新闻题材和时政话题,是《中国新闻周刊》长期坚持而形成的操作特色,要理解它需要从其传统沿革和价值追求的双重因素下考量。  相似文献   
53.
对于,《三联生活周刊》,许多人有不同理解:小资、时尚、生活、服务、文化、深度报道、时政新闻、新闻与文化的嫁接……这些或从叙事风格、价值判断、报道对象等各自出发点得出的判断,向世人呈现出三联周刊复杂的形象。  相似文献   
54.
战场从来就不缺新闻,但血与火会阻隔新闻的传播;只有那些渴求真相的记者,才会将自己变成战争的一部分,带给人们最切身的感受.抗战时期,许多这样的记者,或在子弹纷飞的战壕边匆匆记录,或与满身硝烟的战士倾心交谈;他们带来战场的真相,鼓舞同胞拿起枪,甚至为军民普及具体战术和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55.
如果,你也是只水母,会像它们一样四处张望吗?"咦,外面是什么东西趴在那儿?"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那么,不妨当一回水族,从水里瞅瞅外面那帮奇怪的家伙.  相似文献   
56.
寻找革新的突破口——思考报业形态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纵观这几年的全球报纸形态变革,可以看到,从欧洲到美国再到国内,大报的小幅化对报纸发行量带来了显著的拉动作用.有人甚至把报形变化视为某种仪式化的宣言:通过改头换面,对团队进行心理暗示,新的愿景将伴随着形态变化而一步步实现,从而达到集体励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惊悚片的要素一一齐备。荒无人烟的海平面,深处藏着欲说又止的秘密;黄色警戒线围起的是诡异气氛;而白色防护服在两种情况下出  相似文献   
58.
新媒体的特征之一是综合了多媒体的表现手段,相比于广电媒体,表现手段单一的传统纸质媒体如何作为?向新媒体投降,以极低的价格甚至无偿向新媒体供稿.这其实是比较失败的一类.正因为有这些传统媒体的存在,才成就了新浪网这类新媒体的巨无霸.  相似文献   
59.
在越来越多的人群起追捧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概念时,在国外传统媒体集团纷纷向新媒体扩张的时候,在报业寒冬论在国内不断被提起并上升至一个新高度的时候,与一些发达城市大笔资金投入狂飙突进的新媒体运动相比,广东传媒业显得更冷静和理性.  相似文献   
60.
照片背景是荒凉的。天空密布的铅云和大树枯干的枝桠,在逆光拍摄下,透出空旷且稍许压抑的氛围,虽然已是四月天,仍让人感到嗖嗖寒风从背后掠过。照片主体是活泼的。一个顽皮少年张开双臂从树上跳下。倾斜地平线的构图方式,突出了主体的动感;而仰视抓拍的方式,刻画出少年舒展的肢体动作,将他呼啸而下的快乐传达了出来。典型的“冲突”表现手法!用某种与主体情绪背离的叙事环境来反衬主体,表达摄影师欲说还休的复杂情感。照片拍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隔离区附近的村庄。20年前,这个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惨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