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4篇
教育   191篇
科学研究   5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41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91.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四季青桥西南角的金四季购物中心,系北京西部地区繁荣商业区,百安居、殴尚等多家国际商业巨头的人驻,更使其具备了良好的商业氛围和舒适的消费环境,每天顾客如织。但是居住在城西的人都好像有个遗憾——书少,这在青山绿水中缺少了点润泽。书店的开业,则填补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92.
于淼 《对外大传播》2007,(10):12-15
前不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召开的自主新闻发布工作交流会上,国家林业局的同志介绍在今年风沙肆虐的时刻,新闻发言人到现场召开发布会,做法很有魄力,吸引了在场中外记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3.
于淼 《中国新闻周刊》2007,(31):I0017-I0018
香港富华集团总裁赵勇的办公室,可谓古色古香,他的座位后面还挂着这样一副对联:“利世岂惜身,欲抱江山托霁月,多姿堪入画,最宜大笔写春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4.
政府新闻发言人应多长时间发布一次信息?怎样才能满足渴望得到政务信息的媒体和公众的需求? 正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大力推动定时定点的新闻发布制度的时候,《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向社会公布了。这是中国第一部政府信息公开法规。它对上述问题都给出了明确答案:各级政府的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公开信息必须准确,及时。 参与立法的一位研究员指出,立法工作八年前就已开始进行,2003年那场肆虐中国的“非典”暴露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严重滞后,从而加速了立法步伐。而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是“非典”之后开始广泛建立起来的。这可以说是历史的一种契合。这部条例的实施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也起到推动和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于淼 《中国新闻周刊》2007,(31):I0016-I0017
他们事业成功,但还是逐利的心已慢慢不再属于他们。他们更注重生活多方面的平衡,不仅工作要出色,生活要愉悦,更重要的是博得周围人们的认可和尊重,做一个在大金数人眼里对社会有所黄鹂的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96.
王晨波  于淼 《中国新闻周刊》2007,(10):I0004-I0008
打开中国的经济版图,从东边看,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个经济增长极。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这“三个极”为中国的经济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97.
于淼  孙忠一 《中国新闻周刊》2007,(10):I0009-I0011
12秒88,不过是流星划过时那光芒的一瞬。但是,刘翔,却在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洛桑站,用这一瞬间的光芒打破了男子110米栏的世界纪录。从此,“极速”的概念,刻上了刘翔的名字。  相似文献   
98.
加拿大大众传媒在加拿大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以报刊和图书业、广播和电视业、文化设施为主要组成部分,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发展中,加拿大大众传媒也面临着美国化影响日益严重,产业垄断加剧以及联邦与地方矛盾几方面问题.加拿大传媒技术发达,但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99.
思政课作为青少年学生的必修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带有一定的历史色彩,承载着一个民族对国家未来的期望。然而对于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教学内容与形式相对稳定的思政课则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从而使教师们的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教学目的难以实现。因此,针对青少年当前对思政课存在的逆反心理,需要结合学生心理、思政教育课程本身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寻找更深层次的原因和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动态能力强调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这一过程需要持续的创新支持。技术与市场的发展推动了创新范式的转变,企业与多元化的创新参与者联合在一起嵌套在密集互动的网络中实现创新获利。网络化创新打破了组织界面,是基于资源跨组织边界流动的价值创造和分享,知识创造和网络嵌入构成企业动态能力的微观基础。企业一方面面临由知识基础性风险带来的知识发现、整合及转化的压力;另一方面面临由嵌入属性带来的网络开放度、权力、控制的压力。基于压力筛选的逻辑,企业动态能力向两种机制拓展:一是以跨组织的知识识别、创造和获取为核心的学习能力机制,二是发展、维护和支配组织间联接的网络能力机制,由此构成网络化创新下企业动态能力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