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读了《出版工作》第二期里的《卖特价书,好!》,我想稍作补充:第一,书籍的印数要适当,宁使增加印次,也要控制印数,特别是控制首次印数,避免“卖特价书”;第二,印数已多,超过当时需要,但内容好,可以细水长流,不必急于“卖特价书”。第三,已经积压,若干时日后将为新的出版物所取代者,则“卖特价书”是一项可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鲁迅研究资料》的一、二、三辑虽属内部发行,但是影响不小,很受读者重视。最近第四辑出版,改为公开发行,并且已经决定从第六辑起按季出版。这样,它的影响必将进一步扩大,也一定会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欢迎。从第四辑的编辑加工和校对质量看来,觉得很需要作一番努力,以求改进。略举数例,谈些意见。  相似文献   
13.
这里说些小事,距发生已有大半年了,可是自此以来,每一跨进书店,旧事就涌现心头。根由都在我的坏记性,老糊涂。孙犁新出的散文集子,我还缺一种,却总是记不准书名。把它写在一张纸片上,临了,又找不到纸片夹在哪儿了。所以,当那个黄昏,在王府井书店的玻璃书柜里看到《澹定集》,又高兴,又有点拿不定主意。我就请售货员拿给我翻一翻。她一面给我拿书,一面笑着说:“这本书,你已经买过了。”她说话轻声,很斯文,却让我大大吃了一惊。我不由得停睛端详她一下:约摸二十六七岁,长挑身  相似文献   
14.
预约余话     
读了《话说预约》(本刊今年第5期),颇引起一点感情的荡漾。旧时代的预约,作为一种生意经,既以筹集资金,又可落实销数,其间大有经纬。对于一些严肃的出版工作者,预约又是跟读者濡沫呴湿的渠道。由于这点触发,也想说些意见。前不久,《全唐诗》重印出书,书店办理了预约。办法是:全书25册,陆续出书,定价39元,一次收清。  相似文献   
15.
川岛(章矛尘)的《和鲁迅相处的日子》,经过增订,最近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印行新版。由于作者与鲁迅介乎师友的深厚交谊,这些文章读来亲切动人。书前有一百五十字的《出版说明》,最后说“我们将陆续出版有关回忆和研究鲁迅的著作,欢迎读者支持和批评。”——怎样响应出版社这个好意的呼吁呢?我想了一想,于是动手来写这篇小文。  相似文献   
16.
九月号的《文史知识》,刊载了一篇俞平伯先生的文章,题目是《白石〈秋宵吟〉与〈清真词〉之关系》。全文是一张表格,表格分为左右两栏:左栏列姜白石《秋宵吟》词的原文,每一句为一行;右栏注明出于周邦彦《清真词》某调,或举一句,或举两句,与左栏《秋宵吟》并列。通栏对照,逐句用横线一道隔开,眉疏目朗,醒豁之极,读时真可以“五行并下”。篇末平伯先生有跋语云:“录以表格,似省却多少闲言语也。”奇思妙想,令人叹绝。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中华书局接连重印了《清季重要职官年表》、《清季新设职官年表》和《清代各地将军都统大臣等年表》三本工具书。我因工作关系,经常需要翻检这几本年表,对出版社注意到读者的需要,重印供应,很是感谢。书籍不断重印,是出版社的荣誉,证明他们的工作通过时间的考验,已为客观实践所肯定。但对这三本重印书,我又有点小小的意见,就是在重印的时候,没有作必要的加工,使第一次印本中的缺憾,原封保留在这次的重印本中。以《清季重要职官年表》为例:  相似文献   
18.
门市部里——当然不仅在门市部里,我们常常见到一本《意见簿》挂在显目的地方,红色簿面还往往客气地写了“请留下宝贵意见”那样的话。这是一种在工作上精益求精的表现,极可尊敬。我在门市部闲逛的时候,喜欢翻翻这类意见簿。偶而想:是否可以摘抄几条给更多一些人看看呢?于是从几个地方摘抄来几条,以飨《出版工作》的读者。它们当然并非出于一人一时之笔,如果客观地加以评价,也不见得定是“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9.
茅盾同志的回忆录《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生活之一》,提到张元济先生,说他是在中国的新式出版事业中开辟草莱的人。“不但是最有远见、有魄力的企业家,同时又是一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人。”今年是张元济先生的逝世二十周年,很希望商务印书馆能编一本书来做个纪念。凡在历史上做出过贡献的人,人民是不能忘却他的。张先生诞生距今一百十三年。在他七十生日的时候蔡元培、胡适、王云五曾联名发出征  相似文献   
20.
《清代职官年表》,钱实甫编,中华书局1980年7月出版。16开本四大厚册,3400页,可谓皇皇巨制。全书共有年表49种,一部分年表还附载了机构的变化概况、变化简图以及有关的职官。书末附“人名录”,是全书各表近万名职官的索引。每一人名之下,注有字(包括号和别署)、籍贯、出身、经历、死年(附注谥号和年龄)。编者说:此录意“在提供一些重要的参考材料,并非‘人名辞典’的性质,故内容比较简单。”检阅年表,离不开这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