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7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减负不减质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等都将一去不复返。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的实践认为,要完成这一使命,应做到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72.
阅读教学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文学作品蕴藏的灵性与思想,感受那充满魅力、充满人性的语言美,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在人格上得到熏陶。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堂课成功与否,导入这一环节是很重要的。本文试从以旧带新、情境渲染、评论架桥、音乐熏染等几方面,就导入的方式及作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3.
刘桂珍 《成才之路》2010,(21):99-99
减负增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之路。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的研究,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合理设计课堂模式,追求"减负"与"增效"双赢;重视教学中积极的情感因素,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使得学生信赖教师,发挥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74.
党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就是要确实把人视为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确立人力为第一资源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选人用人、人才开发、科学激励和优秀人才引进等机制。  相似文献   
7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财政统收统支局面被行政事业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所取代,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以约束,势必造成资金分散和分配混乱,加剧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膨胀,助长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因此,对预算外资金实行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6.
2001年4月17~20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科发展研讨会在重庆市举行。西南师范大学有关领导到会致辞。教育部社政司思想理论教育处处长徐维凡代表社政司简要介绍了2001年社政司“两课”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路和计划。有关专家介绍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材质量的一些情况以及本课程教材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来自全国15所高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训基地的教师就“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的开设情况进行了经验交流。与会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当代世界经济与…  相似文献   
77.
尽管老师们在教学中一直强调书信的格式,不同书信的特点和要求,但学生们记住了这些知识,并不就能写出规范和得体的书信.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语境意识比较薄弱,在书信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书信写作的规范性和得体性.  相似文献   
78.
课堂教学是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气息,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所在,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为了切实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采取了五项策略:  相似文献   
79.
中秋之夜     
夜幕拉上了,万家灯火竞相争辉。一缕缕肉香、月饼香、桂花香,伴着阵阵欢声笑语从外面飘进窗里来,挤满了整个房间。晚餐时,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我和表兄妹们叽叽喳喳地嚷着、吞着。我并非是有滋有味地嚼着妈妈的手艺的,因为心灵的那一方夜空  相似文献   
80.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别林斯基说: “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哪位教师对学生有情,哪位教师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进步,哪位教师就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而学生喜欢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情感,必然会迁移到接受教师的思想教育,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上来.所以,用情感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