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语感被称为语文的灵魂。文章提出合理运用语感培养的方法,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训练,可以让初中生语感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入手,提出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应注重构筑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动机、自主学习设计、交互学习设计、自我评价以及强化练习。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将最鲜活,最富创造力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改革之中,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该文指出了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作用,说明了网络资源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意在进一步提高现代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文化中个人的审美情绪也必然受到其反映时代、民族、文化教养、文化传统、习俗的社会审美情绪的影响。翻译最终还是为译文的读者服务的,只有考虑到并尊重这些文化上审美趣味的差异,才能最大程度达到诗歌翻译的审美效果。诗歌翻译的理想模式就是:译文读者在阅读诗歌译文的时候能够体验到与原文读者阅读原诗歌时相似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5.
矩阵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在数学学科与其他科学技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工科院校理科专业在《矩阵论》教学中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于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性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厚。针对理科专业矩阵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毕晓普诗歌中的自然情结是爱默生开创的美国自然诗歌传统的传承,也是诗人自我情感的表达方式。她以独特的眼光,内敛的情感和客观、精细的描写方式赋予自然万物新的内容,探讨自然万物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并用自身的体验来理解世界,还万物本来的样子。  相似文献   
17.
托马斯·哈代在其诗集《命运的讽刺》中运用了大量的反讽技巧,揭示了生活的表面现象与实际生活本质之间的强烈反差。对于现实主义作家哈代来说,反讽不仅是一种写作修辞手法,更是一种关注人类生存困境的手段。哈代借用借用反讽揭露了人类生存的现实,批判了人类虚弱的灵魂,讽刺了人类虚伪的本质,使读者正视自己的内心,引起警醒,从而达到"社会向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比较法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方法,它在化学教学中有广泛的用途。该文指出了比较法的类型及其教学作用,并从化学概念、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实验等方面介绍了比较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说明了化学可以与其它学科中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及运用比较法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意识中被逐渐淡化。所以,我们有必要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0.
意象是诗歌审美的主体.在诗歌翻译中如何再现诗歌的意象是诗歌翻译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对具体诗歌意象的翻译来诠释诗歌意象的翻译过程本身是译者对原诗歌意象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因为译者个人的审美趣味深刻地影响着译者每一次的审美体验中意象世界的生成.译者这种审美趣味,必然受到反映其时代、民族、文化教养、文化传统、习俗的社会审美趣味的影响.译者作为审美主体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其审美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译者审美趣味对诗歌创造性翻译有其积极的意义,体现了译者翻译过程中的个人审美情趣和意象翻译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