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45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分析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特征,提出高职院校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拥有的自主权,从而使学校课程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课程内容影响人才培养和学生素质提高。基于此,应该构建灵活、开放、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以培养知识厚、技能强、能力高、素质全的高级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到底是什么时候学会说话,至今科学界尚无定论。俄罗斯荣获劳动红旗勋章的国立罗斯托夫大学语言学副博士根纳季·克雷莫夫为我们列举了下面3种最有意思的假说。鸟叫说。这是苏格兰人蒙波多最早提  相似文献   
13.
人的要素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最重要的要素。由于受制于现有政策和体制的限制,国有企业目前正面临着人才流失的严重挑战,应该引起国有企业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改革现有体制,优化用人环境,创新用人机制,激励人才成长,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国有企业真正能留住人才,吸纳人才,培养人才,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在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逝世50周年前夕,我到过雅斯纳雅·波良纳。我有幸同伟大作家故居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瓦连京·费奥多罗维奇·布尔加科夫晤面,他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的最后一位秘书。布尔加科夫住在往昔属于托尔斯泰长女塔季场娜·利沃芙娜的房间里。塔季场娜·利沃芙娜曾是她父亲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历来是教育研究者尤其是语言研究者关注的一个话题。他们借助认知、人格、社会化、动作与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探索并推动英语教学方法的变革。而在认知理论上,最有影响的研究当属瑞士日内瓦大学心理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具有重要启示:教学应适应学生认知的发展;同时,适当的英语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潘汜津 《考试周刊》2011,(13):59-60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要通过直观、典型且易于理解的语言现象,使学生领会汉语语法规律,掌握汉语语法知识,因而激趣、启发和引导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发现式学习法在三个语法教学目标中的实现,借以具体说明该方法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加强古诗文学习,可以汲取丰厚的人文养料,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作者通过对古诗文教学的探索,结合《新课标》要求,尝试采用"读—议—赏—练"四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意义】探索网络舆情之间的共生关系和共生机理、分析共生效应重要环节,有助于增强政府应对和 引导网络舆情的能力。【方法/过程】在生态学共生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共生舆情的质参量兼容性、发展水平和发展 潜能分析共生效应作用机理,提出基于logistic的共生模型,结合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仿真实验,阐释了共生效应对共 生舆情的影响效果及其影响路径,并通过实证验证共生模型。【结果/结论】基于对共生模型的仿真实验及分析,按 要素提出消除网络谣言负面影响和提升正面舆情积极影响的思路和策略。共生模型与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 也证明了共生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创新/局限】在深入研究舆情共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 logistic的共生 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证检验,但模型的适用范围仅局限于共生舆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