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你为谁辩护》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出现的不可多得的专以律师作为表现对象的长篇小说。作者把人物放在法律意志与个人意志以及权力意志的双重悖谬中进行刻画,使小说中呈现出一组个性鲜明、内含丰富的律师形象。文章从悖反的两个层面切入进行解读,企图挖掘出他们身上所蕴藏的当下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
一部《蓝色生死恋》赚足女孩们的眼泪后,眼下,又一部足以让人哭得花容失色的韩国电视剧《玻璃鞋》新鲜出炉了。《玻璃鞋》描述了一对父母双亡的苦情姊妹戏剧  相似文献   
33.
叶君 《现代情报》2009,29(4):183-18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外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学习好外语对于国家和学习者本人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策略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学习策略决定着学习的成败。本文尝试对于课堂以外的学习策略信息进行分析,以期对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之在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自身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34.
“主体间性”是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基础概念之一.对一些作家、作品的考察与分析,从“主体间性”这一角度切入,可以获得一种始源性解释,相对于此前人们常常操持的“世界观矛盾”和“多重人格”评析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到作家孙犁身上,明显存在革命战士、怀乡游子、知识分子三重身份,其创作受到这三重主体身份的共同规约,并形成其独特的创作面貌.  相似文献   
35.
叶君爱 《教学随笔》2014,(12):128-129
纵观近年来的阅读教学,太繁,太花,太"讲究"。只有回归简约,语文课改才能真正地走向成熟,语文教学方能返朴归简;只有简约的教学,才能为课堂精彩的生成提供了无限可能,也才成就了丰满、灵动、多元的课堂。  相似文献   
36.
37.
书衣文是孙犁"文革"期间在包装书籍之余题写在书衣上的文字,可以说是他独创的一种文体.包书皮、写书衣文是孙犁"文革"期间"消磨时日、排遣积郁"的方式,亦是其操守自保、自我修炼的方式.这些文字是"文革"现场的直接记述,有一种鲜活的现场感,是了解孙犁当时的生活情状和精神状貌的第一手资料,亦为我们剖析"文革"时期知识分子心态提供了难得的文献.  相似文献   
38.
本文分析了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资料室在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过程申应起的作用和采取的对策,强调院系资料室要成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助推剂”。  相似文献   
39.
叶君 《考试周刊》2011,(37):186-187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既具有熟练操作性和技能性,又具有高尚思想品德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改革力度大,学生素质又整体偏低,这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认真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多措并举,多方筹"智",找出当前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切实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0.
在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个性,迥异于“自发的批评”和“职业的批评”。文章通过对李健吾文学批评的总体考察,从中把握出其独特性,源于他在从事批评时的自由心态与纯正的艺术趣味。在文学批评面临着困境的今天,重新观照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无疑对于当下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理性批评氛围的形成以及批评言说方式的丰富,具有多层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