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5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康熙统一台湾之后,为解决驻台文武官员养廉给用问题,曾允许各员出资召佃开垦田园,由官收取租息自用,编甲管理,名曰“官庄”。由于田地有肥瘠不同和升科、未升科之别,除收取租息外,尚有糖(厂部)、饷租的负担。而民庄地亩,除负担赋租外,亦有蔗车、租税等项。有些民业,为逃避赋税和徭役,亦有投荫入官者。如此种种,便造成官民租赋不同,官庄、佃民苦乐不均等状况。为解决这些矛盾,清政府曾于雍正三年、乾隆三年、十年等先后进行过数次查勘和议核。这里公布的馆藏乾隆九年至光绪十五年的未批奏折档案,就反映了这些情况。它对研究清代台湾地租形态和土地占有等情况,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2.
本专题史料,系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及军机处录副奏折中选出。其主要内容是乾隆八至十五年间,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在肃州(今甘肃酒泉)、东科尔(今青海湟源县)等地进行贸易的活动情况。当时蒙族人民以新疆的马驼、牛羊、皮张等物资,换取银两及内地所产之丝绸、针线、羖绒、茶叶、大黄等生活用品。这些贸易活动,对研究清代蒙古等族人民与内地人民的关系,研究清代的民族政策等,均有一定价值。至于清统治者对各民族的歧视、压迫和污蔑,历史早有定论,故不赘评。  相似文献   
43.
光绪十二年,慈禧宣布于明年由光绪帝载湉亲政并筹备大婚。为装点门面,粉饰太平,竟不顾内灾频仍,外债未偿,国困民乏,挪借筹办北洋海军经费、内库帑银以及从粤海关和全国搜括来的银两,调动京师十六家木商及数以万计的工匠,修缮南海、中海、北海(习称“三海”)工程。由于皇差如命,工价低微,工匠无法生计,致使开工不久即多次发生罢工事件。现从内务府奉宸范档案中选出有关史料,予以公布,供研究清史、近代工人运动史和编写北京史志参考。  相似文献   
44.
本史料选自馆藏内阁户科史书档案,它记录了雍正十二年炉饷、芦课、茶课、米粮、学租等项杂税饷课征收考成情况,可供研究清代前期赋税制度参考。  相似文献   
45.
在光绪二十六年,发生了罪恶的英、美、俄、德、法、意、日、奥的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直接镇压义和团运动的事件。七月二十一日黎明,在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的枪炮声中,慈禧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竟然置国家危难于不顾,仓惺地带着光绪皇帝,出西直门,狼狈西逃,于八月十七日到达山西太原。沿途官逃兵乱,百姓流离,无人接应,慈禧一行连日饱三餐、夜安一宿亦不可得。只好向乡民乞食玉米而充饥,以嚼食“秫秸杆”而解喝。夜间则“贴背共坐”,“仰望达旦”或“卧于土匟”、“相枕而睡”。其狼狈之状,遂使慈禧平日之淫威扫地以  相似文献   
46.
顺治六年整饬盐务课税题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饬盐务,清理盐课,是清初为恢复与发展生产、增加国课而采取的一系列重要措施之一。这里选刊的档案,系馆藏顺治朝题本盐务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顺治六年河东、两淮、两浙以及福建、四川等地区的盐业荒废情形。当时因兵燹灾荒所造成的商乏民困,盐业凋零,课帑虚悬,迫使清统治者实行整治盐制、招商减引、豁免盐课等安民恤商措施,这对清初恢复和发展盐业生产是有利的。这些史料,记录了清初盐业整顿情况,对于研究清初政治、经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
光绪末年,西方列强利用所谓“退还庚子赔款”,接受中国派遣留学人员。为了有效控制和管理留学人员,清政府先后制定了《游学大略办法》、《考试游学毕业生章程》等带法规性文件。对选择出国留学人员范围、政治态度、学习成绩及身体状况、考取办法以及出国期限等,均作了明文规定。现从馆藏内务府档案中选出有关办法章程等文件公布,供研究中国留学生史及中西文化交流史参考。  相似文献   
48.
光绪末年,在政治经济危机和国际金融资本冲击下,清统治者内部曾酝酿实行币制改革。光绪二十九年九月,驻俄大臣胡惟德上书奏陈实行币制改革。三十二年十二月,驻英大臣汪大燮提出行用金币和金本位制的主张。翌年三月初一日谕度支部、内阁及各部院会议具奏,从此在中央各衙门中展开了一场争论。现从会议政务处全宗选刊的十件史料,是当时印发各衙门讨论的说帖稿。原件虽无日期,但当在谕饬议奏之后无疑。这些史料,对研究金融货币史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
清入主中原以后,东南沿海人民的反清斗争从未间断。从康熙朝开始。清政府一直实行严厉的禁海迁界高压政策。康熙二十二年后,虽然开放了海禁,但清廷始终未能彻底摈弃禁海政策,以致乾隆中叶以后,还时有所行。这一政策的直接恶果,使得边海地区人民陷入痛苦的深渊,失地无业游民成为东南沿海地区“海盗”泛起的动乱之源。  相似文献   
50.
光绪十二年至十六年间,慈禧为卷帘归政并筹划光绪亲政和大婚典礼,准备实行训政和颐养晚年,先后动用数万民工,对三海及颐和园进行修缮。这次工程费时之长、耗资之大,以及工匠罢工等情况,曾为史家所瞩目。现从内务府奉宸苑、醇亲王府档案中选出有关三海工程史料发表,供研究清史及北京地方史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