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0篇
教育   4395篇
科学研究   837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560篇
综合类   187篇
文化理论   53篇
信息传播   78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411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媒体的市场意识,具体说就是受众意识。发展广播,同样应从受众入手。  相似文献   
62.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强调“内在”、“含蓄”、“诗言志”或“绕梁三日”。人们从骨子里认为,高明的作品必须符合这些基本准则。中文“纪实摄影”这一要领体现出对这些基本准则的理解,“客观记录”与“理性升华”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难以描述的潜在含义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以后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摄影人正是沿着这样一条思路去进行纪实摄影探索的。  相似文献   
63.
64.
2003年12月29日的一场大雪使高原古城西宁银装素裹,空气格外清新。下午5点30分左右,省档案馆同志正在清扫门前厚厚的积雪时,省委书记赵乐际来到他们面前,他向同志们问道:“你们是档案馆的吗?据说你们举办了档案展览,现在还接待参观者吗?”“欢迎,欢迎赵书记光临。”大家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65.
一、高校是向社会输出高技术含量信息的重要基地,高校档案网络是高校向社会发布信息的重要平台.   高校档案是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高校创造性劳动的凝结.……  相似文献   
66.
提出了医学情报员的设想。指出医学情报员的基本要求和职能及其种类。以求对医学情报工作的探索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我国文献分类编目主题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文献分类、编目与主题课程的教学现状,从开设的学校、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的改进与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68.
一封CIO的来信,一个CIO的成长经历,讲述着一家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心酸往事。  相似文献   
69.
电子文件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图纸等等。与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有以下几个特点:1、电子文件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它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2、电子文件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3、电子文件的利用是可共享的,也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4、电子文件的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而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电子文件以其载体和载体与…  相似文献   
70.
徐阳  司洪昌 《教育史研究》2006,(4):46-48,86
新式学堂在建立过程中,虽然在组织形式上带有传统私塾的痕迹,但在观念和价值上与传统乡村社会出现了断裂,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抗拒。作为一种外来的社会组织,学校组织的变迁和与本土社会的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