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4篇
  免费   4篇
教育   965篇
科学研究   72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活”:训练艺术的核心要素待级教师周一贯总观优秀教师、特级教师语文课堂训练的艺术,尽管风格各异、流派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特色,那就是“活”:无呆板僵化之感,无枯燥乏味之虑,无矫揉做作之态,无刀削斧凿之痕。显得气血两旺、活力强盛,充满了朝气蓬勃的生机和行...  相似文献   
982.
诗歌鉴赏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创造性心理活动,它有不同的层次。首先,这一心理活动过程是以文字为材料,因而需要有对诗歌形象的感知性了解;第二,鉴赏者要深入文字体系本身去体验作家曾经体验过的感情;第三,既然鉴赏者要“感悟入情”,他们就不会完全冷漠地去审视诗歌,而往往是以作品形象为诱发物、以自身生活经验为参照,这也是鉴赏过程的最高层面。  相似文献   
983.
对于什么是反思性教学,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阐述。我们的理解是,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并据此采取相应对策的过程,它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监控能力来促进专业能力的途径。反思性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反思提出问题、探讨研究、解决问题,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一、反思性教学实践的特点及其对教师发展的意义1.反思性教学实践特点杜威认为反思是“人们有意识地关注某一问题并进行认认真真的思考”。Cruickshank和Zeichner使反思性教学得到了进一…  相似文献   
984.
周一飞 《现代语文》2006,(12):86-87
西方现代主义学的兴起,乃是伴随着传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双重衰微。在这一百多年里,象征主义是形形色色的思潮、流派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个,“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坡和波德莱尔的创作和理论”。20世纪上半叶,它曾对我国的李金发等诗人有过重要影响;而在建国建立后近三十年里,它曾长期受到学界忽略。70年代末以来,“朦胧诗”的崛起促使象征主义诗学重新开始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85.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处于主流地位的观念是“教”大于“学”,“教师主宰课堂”,“学情”也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是最可宝贵的教学资源。如若教师只把课本看成教学资源,忙于滴水不漏地展示自己的教案,而滔滔不绝,或只醉心于讲解系统的知识,而对学生的学情置若罔闻,试想,这种眼里没有学生的教育,能算是教育吗?忘记了学生的教师,也就确实很难成为真正的教师!我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基本点是要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86.
编辑同志; 贵刊的《基础训练教学例谈》专栏,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在其他教育刊物中尚未曾见得。对“基础训练”的教学,各方面研究得甚少,教学粗疏,就事论事,效率不高已成通病。而语文教学要提高效益,就必须贯彻以训练为主线的方针。语言毕竟是口耳之  相似文献   
987.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亦勿需意志努力而实现的注意。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因为儿童的大脑机能尚未发育成熟,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其注意的集中性、指向性、稳定性及自控力都还较差。鉴于此,教师若能有意识、有效度地利用无意注意这一心理规律组织教学,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知道,学习是认知和情感活动相协调的过程。我们先来看无意注意在认知过程中的运用。1.认识的指向注意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是智力发展的门户。课堂上,如遇学生“心不在  相似文献   
988.
传统修辞理论认为比喻就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或描写该事物”。比喻所谓“本体”“喻体”的“体”也就暗示着它们是表示事物的名词语,换句话说典型的比喻就是“名+喻词+名”,以名喻名,在两个名物之间作比。例如:(1)我们的祖国像花园。(2)转眼光景,整个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桃的大片棉花田,白花花的,一望无际。(杨朔《雪浪花》)不过,广义的事物也包括事件在内,所谓事件从句法上说一般是由主谓结构或动词性结构来表述的。其实这种在两事之间构成的比喻为数也不少,高中《语文》第四…  相似文献   
989.
小学作文应当注重内容,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形式应当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综合运用记叙、说明、议论等各种手段。这种形式上不很象记叙文,也不象说明文,议论文,但却实实在在地表达了思想内容的作文,我们称之为“综合式作文”。小学应当训练注重内容,淡化文体的综合式作文。是有理有据的。首先,文章的内容与形式,虽然要求两者和谐统一,但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所谓“文体”,其实是一种笼统的概念,无非是根据文章内容的客观存在所作的大致分类,不同的文体之间本来就不  相似文献   
990.
针对天然产物化学的学科特点,在研究生课堂中开展案例分析教学法、研讨互动式教学、Seminar教学等研究。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兴趣,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挖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该模式在课堂中取得初步成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