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据报道,河南省新密市某乡镇党委书记在今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便公然“歪批”素质教育:“对咱们来说,分数和成绩就是素质,考上的学生越多,说明学校素质教育就抓得越好,我就看你的升学率!”这位镇领导如此“歪批”素质教育,却分明有几分“实话实说”的味道。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家长签字作为监督孩子学习的惯用形式,一直被各地推崇有加。然而,一场有关家长签字是否废除的讨论,日前却在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展开。经讨论,学校将家长签字由“规定动作”变成了“自选动作”,即家长可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在家校联系册上签上意见,而平时作业将不再延续早已流于形式的家长签字了。实际上,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涉及到对沿袭多年的家长签字制度的存与废展开讨论,肯定便会展现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热闹格局来。假若没有作为权威的裁定者出面“一锤定音”,类似存废之辩,恐很难有“尘埃落定”之时。…  相似文献   
13.
如今,假记者“骗吃骗喝骗钱”甚至“骗情”的事情越来越多,故而有人把冒牌记者称做“新公害”,也似乎不无道理。据《中国青年报》6月5日报道,李某冒充中央电视台记者身份,骗取他人钱财;任某伙同他人冒用中央电视台名义,以虚构的单位与他人签订合同,对外发包虚假工程,骗取他人财物共计18万元;苏某则故意非法刻制伪造“今日信息报社驻福建记者站”等媒体两枚印章,公然招摇撞骗。日前,三人在福建分别受到法律的严惩。那么,如此多的假记者肆无忌惮地坑蒙拐骗,其劣迹到底跟时下一些真记者的言行有无关联呢?其实,说假记者的恶行是某些真记者的“影…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最近表示,“其实,传媒业还是很弱势的。这种弱势不仅仅是对政府权力的弱势,有的时候,记者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  相似文献   
15.
日前,央视《24小时》报道抚河汛情,主持人电话连线相关单位的某官员询问汛情,对方则强调唱凯堤历史上曾多次决口,在其介绍江西省委书记、省长的指示时,主持人打断说:“你告诉我,决口有多大?下游的群众有没有转移?”  相似文献   
16.
“忠言逆耳”的道理,从古讲到今,人人都讲,也人人都懂。但真的哪一天“忠言”冲着自己的耳朵来了,有那么一些人要么会犯起糊涂,要么会耍泼使浑,甚至拒“忠言”于千里之外。 当然,从古至令,爱听好话的人恐不在少数,齐宣王就是其中之一。宣王喜射箭,更爱听奉承话,因而别人就总说他善拉“硬弓”。其实他用的弓只需三石的力气就可拉开,而他的左右近臣却故意拉一半就不拉了,还争相献媚道:“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于是,“宣王悦之”。谁善逢迎谁就能赢得宣王的宠信。反之,哪个不识趣非要“实话实说”,那他注定要遭殃。 齐宣王之流心胸狭隘、本性自私,“忠言逆耳”,当属必然,此类事例不胜枚举。但如今作为人民政权一方的领导,理应胸怀宽广、海纳忠言,因为实践证明这对公众的事业是有益的。但近闻河南泌阳一起令人称奇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某中学推行了一项“学生罢免教师”的改革措施,即如果一个班级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教师不合格,那么,这位教师会在三天之内被调换。据说,自从实行这一带有“罢免”性质的评议制度后,近几年学校升学率逐年上升,学生和家长对学校这项改革措施都十分认同,印象良好。(据《江南时报》2003年12月4日报道)尽管“学生罢免教师”的举措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同,但如此只重学生选票而不注重罢免依据的做法,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据<南方都市报>2002年12月28日报道,一家专业调查公司近期对传媒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关"烈女"的报道最不受女性欢迎.该项调查在问卷中问到"您是否认为大众传媒存在对妇女的偏见时",竟有81.96%的人认为"存在";认为"不存在"的仅占9.02%.  相似文献   
19.
作文不是时令水果,故无需由青到红的颜色过渡;作文也不是天上彩虹,更不具备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谱变换。但时下的作文却又分明是有“灰色作文”和“绿色作文”之分的。 “灰色作文”是应试教育培育出的怪胎,也是“惟考是图”作文教学模式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体育司负责人日前透露,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的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显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表现为学生肥胖率迅速增加,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六成,高中生为七成六,大学生高达八成三。同时,随着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的持续增长,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却在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