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农家书屋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抓手,在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2013—2022年农家书屋推荐目录为样本,梳理后发现新时代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三多三少”的现状及特征,“三多”体现在出版主体多元、品种资源齐全、类目主题丰富,“三少”则表现为数字化建设不足、内容供需失衡、特色选题匮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农家书屋的“三化”建设路径:一是数字化,即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二是多元化,即把握农民实际需求来提升书屋服务活性;三是特色化,即发扬地方专属优势并创新策划特色选题,以此为我国农家书屋建设提供理论经验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2.
徐翔  夏敏  唐颖  王晓虹 《新闻记者》2022,(10):28-40+59
在社交媒体用户的连接和趋同过程中,各类用户局部的碎片化、区隔化得以强调,但对碎片化背后全局的同质性和统一性关注不足。重要的问题不仅仅是社交网络是否割裂为“巴尔干化”的一个个孤岛,而是它是否处于一个单一的“整体社会孤岛”之中。本文认为,社交媒体各类用户并非是巴尔干化或去中心化的,而是存在“中心化”的趋同结构,子类的碎片化分布只不过是全局用户中心趋同过程中的表象和局部。通过对微博用户子类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其一,子类越处于连接网络的中心,与全局各类用户的平均相似度越高,表现出趋同结构的中心化。其二,子类越处于相似网络的中心,与相似中心的相似度越高,表现出趋同结构的单中心性。其三,子类越处于用户子类连接的中心,也就越处于用户子类趋同的中心,并进而在类和类之间的社会连接中形成朝向共同中心的规律化趋同,表现出连接网络和相似网络的同构性。用户子类“巴尔干化”趋异和“中心化”趋同并不是冲突的而是统一的,这种中心趋向性的社交网络结构亟待进一步的理论重视。  相似文献   
9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笔者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依照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理念,对小学作文导学进行了大胆尝试,下面谈一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4.
夏日芳华初现的清晨,安静的校园,淡定的心情。柔和的阳光透过办公桌前的玻璃窗,定格成一缕新的气息,空气中的小尘埃在它的反射下若隐若现……每天的这个时候,总是难得的安静,我喜欢在这样的感觉中思考一些东西,包括工作和生活。每一天,我似乎已经习惯了忙碌的节奏。团委办公室永远是一个热闹的小家,学生进进出出,谈工作的、交材料的、咨询问题的,接连不断。学生工作似  相似文献   
95.
本文针对火电厂实时系统数据通道的设计需要进行分析,基于其需求进行系统数据通道设计,并针对系统的具体实现进行论述,探讨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供大家参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96.
唐颖 《教师》2015,(1):63+66
信息技术课作为中小学必修课程之一,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而言,要组织一堂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课,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对学生的研究,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随机处理都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7.
文章将学生按照年龄的不同分成了四类: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运用文献资料法、课堂观摩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归纳法,对以上四类不同年龄段拉丁舞爱好者在学习拉丁舞的过程中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差异分析,进而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不同年龄段拉丁舞学习者教学方法中的差异化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可行性。以期达到不断深化拉丁舞教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
徐翔  夏敏  唐颖  王晓虹 《新闻记者》2022,(10):28-40
在社交媒体用户的连接和趋同过程中,各类用户局部的碎片化、区隔化得以强调,但对碎片化背后全局的同质性和统一性关注不足。重要的问题不仅仅是社交网络是否割裂为“巴尔干化”的一个个孤岛,而是它是否处于一个单一的“整体社会孤岛”之中。本文认为,社交媒体各类用户并非是巴尔干化或去中心化的,而是存在“中心化”的趋同结构,子类的碎片化分布只不过是全局用户中心趋同过程中的表象和局部。通过对微博用户子类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其一,子类越处于连接网络的中心,与全局各类用户的平均相似度越高,表现出趋同结构的中心化。其二,子类越处于相似网络的中心,与相似中心的相似度越高,表现出趋同结构的单中心性。其三,子类越处于用户子类连接的中心,也就越处于用户子类趋同的中心,并进而在类和类之间的社会连接中形成朝向共同中心的规律化趋同,表现出连接网络和相似网络的同构性。用户子类“巴尔干化”趋异和“中心化”趋同并不是冲突的而是统一的,这种中心趋向性的社交网络结构亟待进一步的理论重视。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以作者在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专业求学、实习、工作的所见、所感、所悟为主线,由此展示出编辑出版学科发展的一个面向.  相似文献   
100.
在一块平坦地上画四个点(如图1)。练习者在D点准备好后,从D点左侧向滑步到A点,再从A点正面右滑步到B点,从B点左侧向滑步到C点,再从C点正面右滑步到D点(如图2)。然后反方向再进行一次,从D点再次正面左滑步到C点,从C右侧向滑步到B点,再从B点正面左滑步到A点,最后从A点右侧向滑步到D点结束(如图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