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1220篇
科学研究   20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20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教学内容: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缎上册)第100页。 目标预设: 1.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2.学生在尝试探索中,学会计算的基本操作方法。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2.
网络学习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ernet迅猛发展,网络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与传统的学习形式相比,网络学习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协作性和创造性等特点。目前网络学习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教师角色的变化、网络负面影响对网络学习的冲击及网络学习者应具备哪些素质等问题都有待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33.
想要问咱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在哪里?咱会说不在天涯,也不是海角,就是近在咫尺的女生宿舍;想要问咱除了伊拉克、阿富汗,还有哪些地方不敢去?咱会说女生宿舍;要问我四年大学,校园哪里没去过?我也会悲愤地告诉你:女生宿舍!  相似文献   
34.
主观世界的心理物质、自我心理和心理社会三个心理区域称为主观世界的三维空间。心理素质的发展实质就是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自我心理世界内部的和谐变化导致的心理物质和心理社会世界三维心理空间的膨胀。研究心理三维空间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主观世界的运动的量变转化为质变机制,从而更好地研究不同个体的心理素质特征,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结合客观世界的运行规律,研究主观世界运行规律和机制,科学系统地构建心理世界的三维空间理论对于研究个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心理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5.
张大飞 《集宁师专学报》2003,25(4):42-42,44
通过多年的物理化学教学,我觉得相平衡部分有几种提法欠妥,现将我的一些粗浅认识提出来,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36.
为加强对理科大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在我校大部分理科专业中,先后把实验部分从原课程中独立出来,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单列成绩,并进一步对大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近几年来,我们在化学  相似文献   
37.
赋予美与善以不同的内涵,将二者作为具有对应关系的审美范畴引入艺术领域,进而发展成“尽善尽美”亦即“美善合一”的审美理想,是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化做出的卓越历史贡献。作为支配中国古代艺术殿堂两千五百年的审美观,‘美善合一”固然有其优长和缺陷,但这种观念既经提出,便很快被孔门信徒奉为圭臬,不断发扬光大,最终确立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不二法门,其中奥妙,大有重新认识之必要。  相似文献   
38.
39.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述评及其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精神病理学为核心的传统心理健康模型由于过度关注心理障碍症状的消除,忽视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指标的作用,存在诊断不准确、干预难长效等缺陷.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积极心理学运动下产生,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模型的反思和超越,代表着心理健康发展的新方向,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在系统介绍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基本观点及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贡献和不足进行了评述,并从模型的指标内涵、预测功能和干预指导作用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40.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学习完全凭兴趣。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填鸭式硬灌,由学生进行死记硬背的枯燥无味的“苦学”,就会导致学生“厌学”、“怕学”和“拒学”。因此,我们就必须巧设课堂教学,使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乐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