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1.
娱乐寻根     
2004年5月22日,湖南卫视在娱乐走向定位的基础上,新推出一档大众娱乐擂台秀节目——《谁是英雄》。节目从相声演员的主持人大兵到对典雅艺术的民间化包装,从千差万别的“民间绝活”到嬉笑随意的现场氛围,都体现了节目那种“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人奇我特”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2.
中央电视台的"嫦娥奔月"报道,事件重大、时机敏感,过程紧张,应该说是一个政治难度、技术难度、传播难度都极高的高难度电视动作。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过精心策划、周密准备、多方协调,特别是新闻采访部动员了精悍的力量,提前准备,充分计划,不仅先后推出了《泉灵探嫦娥》、《张萌追嫦娥》、《百姓看嫦娥》三个专题栏目  相似文献   
23.
专业化·人文化·多样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传媒在中国突然成为焦点:WTO、跨国传媒集团、IT、新媒体、媒介产业化、传媒重组、集团化、媒体资本运作、媒介全球化等等,引起了政治家、商人、学者、老百姓的广泛关注.与这样的传媒热相适应,传媒研究也成为显学,各种传媒会议此起彼伏,无数传媒论坛粉墨登场,国内外的传媒论著纷纷被译介到中国,世界各国的传媒学者、专家、高层管理人员也陆续到中国讲演指导,许多著名院校也相继新设新闻与传播学院或建构新闻传播学科.可以肯定,如果说,在21世纪初,传媒业将成为中国的热点领域的话,那么,传媒研究就会成为中国学术研究的前沿.  相似文献   
24.
尹鸿  张晶 《编辑之友》2021,(2):33-37
"十三五"时期,中国电影从非常态高速发展进入了以提升电影质量、健全电影市场、完善电影产业、扩展电影影响的新常态轨道,初步形成现代电影工业体系,建构了全球最有活力的"坐二望一"大市场,创作生产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良、制作精湛的头部电影,提供了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的电影,为中国从世界电影大国成长为世界电影强国奠定了基础.面对国际形势、经济形势、媒介生态、技术升级的新挑战,"十四五"期间中国电影将通过工业体系的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类型的丰富、市场规则的形成、全球战略的调整、传播渠道的扩展,为观众创造更加多样化的电影作品,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文化推动.  相似文献   
25.
尹鸿:2011——中国视频网站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网站:门户化、特色化、分众化三大方向网站在向三个方向发展,第一是门户化,就是使得我们的网站能够成为一个包容更多东西的门户,第二还是在做一些特色化,包括在一些内容的选择,  相似文献   
26.
流淌的记忆——评《再说长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鸿 《现代传播》2006,(4):56-57
1983年,大型电视专题纪录片《话说长江》出现在中央电视台荧屏上。在当时那个全民奔向“四个现代化”的宏大背景下,这部充满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热情以及文化反思精神的电视作品,立即成了大众寄托现代化梦想的最好载体。“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电视片中的这一曲《长江之歌》几乎被当作了“中国之歌”,在各种公众场合、各种仪式场合、各种激情场合被反复颂唱并作为哪个时代的音乐记忆之一流传至今。在当时“现代化中国”的伟大进程中,《话…  相似文献   
27.
2003年3月20日,对于中央电视台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在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时刻,中央电视台及时进入了全球信息流通的主流,在第一时间,CCTV—1、CCTV—4、CCTV—9三套节目根据频道特点和时差要求及时开出  相似文献   
28.
电视传播常常因为其大众传媒的通俗性和传播的市场性,要做到雅与俗、叫好与叫座兼得似乎较难。而最近,央视播出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却因为同时得到了社会精英和普通大众的共同认可,挑战着电视文化的传统价值体系,证明着雅与俗之间并非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也证明着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国民综合素养的提高,社会精英与普通大众之间已经很难截然划分,更证明着电视文化本身可以在大众传播的渠道中,完成传播知识、沟通情感、创造共识的重要作用。应该说,《舌尖上的中国》的高收视  相似文献   
29.
看,还是不看     
当偷窥演绎成一种集体意识行为时,一切似乎有了合理的理由。有人认为,“真人秀”在电视中的热播现象显示,喜欢偷窥他人隐私是人性中难以克服的弱点。如果没有电视这种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你根本无法想像每个人心灵深处所隐藏的窥秘欲望会发展为一种万众共同参与的娱乐消费形式,隐私权下深藏的窥视欲终于可以大方地拿出来。  相似文献   
30.
电视惟我独尊、高枕无忧的黄金时代无疑已经过去,不仅其他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传播媒介,特别是在信息的储存、选择、深度和广度延伸、重复使用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报纸正在肆无忌惮地与电视争夺着信息传播的空间,同时也相应地争夺着电视赖以生存的广告空间;同时,由于电视台、电视频道的超速增长,特别是有线电视与无线电视的重复覆盖、各卫星电视台的交叉覆盖以及潜在的境外电视的进人,使得电视内部也出现了激烈得甚至你死我活的竟争.电视的传播霸主地位或者说电视台、电视频道的“权威性”都在受到程度不同的威胁,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