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慈铭是晚清著名的文史大家,他与同时期士人有广泛而深入的书籍往来,根据《越缦堂日记》记载,士人间的书籍往来方式包括友情赠送、主动索取、请人代购及书籍互换等,往来书籍多为新出版刻印、自著(刻)及亲友所著(刻)书籍,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各部,书籍往来实质上是士人维系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客观上促进了文献出版和学术流播。  相似文献   
12.
印章不但有独特的凭信作用,也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公文用印制度是国家实施有效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不同历史时期公文用印制度都呈现出各自时代特色。本文对我国古代用印制度流传演变予以论述,指出对现代公文用印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言文学教学作用的发挥。因此,对汉语言文学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为此,必须通过完善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渗透德育教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措施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李慈铭是"19世纪下半叶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他的一生交游人物众多、范围广泛,交游对象有浙籍同乡、官员乡绅、诗文名流。他与士人交游的主要内容包括冶游娱乐、诗作唱和、人情往来、吉庆丧吊、宴饮集会、序跋题画、互赠书籍等,通过广泛的交游,对李慈铭的生活、科举仕途以及学术修养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模式以及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变化,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是开展就业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对就业质量及其评价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构建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民族院校就业质量评价的实施步骤以及改进评价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心雕龙》公文写作之道及其现代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作为一部“言为文之用心”的著作,是一部阐述文章写作之道的理论巨著,其论说的对象既包括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也包括当时的各种实用文文体。就文本而言,《文心雕龙》论述的文体中属于文学作品的只有17种,而论述实用文文体的却有65种之多。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在文献学、目录学及图书馆学领域也多有建树.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下,个个道德高尚,才华出众,后来都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文化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或一个研究方向, 它以文化为视角,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审视和理解作为文化现象的图书馆.图书馆文化哲学开辟了图书馆哲学研究的新视角,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图书馆哲学学科定位过于狭隘从而制约其发展的不足.阐述图书馆文化哲学内涵与特征,分析图书馆文化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因素, 指出图书馆文化哲学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以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一直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五十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艺术、民族、宗教、建筑、园林等多视角对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研究著述进行了系统地梳理总结,可以为研究者提供资料线索,并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0.
李慈铭是晚清著名的文史大家,也是一位有名的藏书家,他的一生是在不断地藏书、读书与著述中度过的。论述了其藏书来源与归宿,分析阐释了其读书内容与治学方法,介绍了其著述及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