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68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崔伟 《网球天地》2014,(9):18-19
网球项目要想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训练这个载体,把网球项目学院化,体教融合,中国网球的根基才能扎实,才有生命力和长久性。刚刚挂牌的中国网球学院,肩负着更加规范、系统地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网球人才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崔伟 《网球天地》2014,(11):126-127
一项业余网球团体赛,经过5年的发展,能达到什么样的规模?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遍及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参赛队次超过1100支,参赛人次在8000人次以上,比赛现场人数不少于4万人次,报道赛事的媒体超过百家,覆盖网球人口40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3.
崔伟 《网球天地》2013,(3):106-107
复合教育的理念诞生在60年前的欧洲,它的本质是中产阶级的精英教育。曾经在英国主修运动教育并担任过英国国少队管理总监的胡雄一发现,当网球遇上复合教育时,产生的效果是几何式的。  相似文献   
14.
有氧和无氧训练的基本原理,已成为普通的知识。休息时间短,未完全恢复的超长距离训练能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未充分恢复的间歇训练和重复训练,既能发展有氧代谢能力,又能发展无氧代谢能力;间歇时达到完全恢复的短距离快冲训练能发展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CP)系统的供能能力。下图用楼台式的形式表示出训练方法的结构。它包括长距离有氧基础训练,有氧代谢或无氧代谢的间歇训练和重复训练以及发展ATP和CP供能能力的快冲训练。现代科学研究,把这三方面的训练扩大成了五个: 1、最大吸氧量VO_2max的训练或大量划水动作的训练。它能发展耗氧能力。训练方  相似文献   
15.
浙江长兴百叶龙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舞龙运动之一,具有非常突出的地方艺术特色和鲜明的美学特征。本文概述了长兴百叶龙的起源和历史变迁,分析了百叶龙舞蹈在形制、表演和运动三个方面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6.
崔伟 《网球天地》2011,(5):72-73
他是中国网球资历最老的裁判之一,曾经连续9届执法全运会网球赛事,在业余网球赛事中担任裁判长上百次。他一手将儿子领上网球之路,还时刻提醒儿媳牢记为国争光……如今,从事网球工作近半个世纪的张文尧担任北京市网球协会秘书长,继续为他挚爱的事业发光发热。  相似文献   
17.
崔伟 《网球天地》2011,(12):86-88
早就听说杨曾宝是位网球高手,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他以不败的战绩获得网球男子单打、双打和团体比赛的三枚金牌。10月底的一天,我们相约在北体大见面,健康、阳光是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如粜小是面对面的交流,你很难发现他的听力存在障碍。即使带着助听器,杨曾宝在我提问时也要看我的口型,我的发音越标准,他理解起来越容易。  相似文献   
18.
培训包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的指导性材料,也是澳大利亚TAFE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的特色。本文对澳大利亚培训包与以我院企业清华IT的培训认证体系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类专业现有课程和认证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技术类专业未来专业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崔伟 《家教世界》2014,(2):52-52
从小我就喜欢画画,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说我有画画的天赋。(起笔交代清楚自己的爱好。)我常常想:要是我有一只像马良一样的神笔,那该多好啊!想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扣题)  相似文献   
20.
崔伟 《新闻前哨》2014,(6):63-63
信息时代,网络已然成为社会公众进行意见表达、利益诉求、舆论发酵的公共领域平台.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和网民群体的不断壮大,网络民意随之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这给政府执政能力带来巨大挑战.为及时、有效引导网络民意,处理网络舆情,政府应采取网络问政的方式来与网民互动,实现与网络民意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