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网络电子出版对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论述了网络电子出版在图书馆应用所引发的工作方式、管理手段、服务理念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22.
序跋作为独立的文章依存于文献当中,是一部文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文献从编撰、审校直至出版要历经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编撰缘起、目的、写作过程、材料来源、编写体例、内容评述等是文献正文无法反映出来的,而一部文献由于材料、内容纷繁容易使人们“目迷五色”,也需要作出说明或概括.  相似文献   
23.
24.
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去了哪里?我们的培养方式是否适应进而促进当今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由流向思考源头、由终点追问起点,本文通过毕业生去向,分析了不同院系设立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利弊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5.
26.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契机。本文对国外媒体对四个奥运举办城市的3607篇报道进行了主题词统计和分析。调查发现:国外媒体在关注北京奥运会时,讨论最多的主题是政治,这与对其它三个举办城市的报道有显著差异。作者提出了政府应协同媒体和企业利用奥运会整合国家形象传播,在对外信息发布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27.
新媒体跨越时空的传播,打破了传统社会结构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的边界,这意味着社会关系的重构。在社会关系重构中,作为公民社会发展的要素,如公民身份、公共理性以及媒体公共空间等对促进社会有机团结、推动公民社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所有这些集中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对话与沟通中。本文从中国公民社会及其特征、公民身份与公民意识、媒体公共空间中对话与沟通何以可能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媒体公共空间中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建构公民日常对话与沟通的思想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28.
连接一切的互联网在人们的交互中已内化到人的心智结构和思想模式,"媒介大时代"与"叙事小时代"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中最为关切的是生命传播中的认知革命。文章提出"生命传播"的概念,希冀在互联网时代传播学能够更加注重生命叙事与体验。  相似文献   
29.
师曾志 《出版经济》2004,(12):32-33
龚自珍"但开风气不为师"是杂志媒介的最好写照.杂志界人士总说,办杂志的人都有非常浓重的"五四情结".这里主要隐喻有两层含义,一是杂志创办似乎天生就是为了达到开启民智的目的,因而,办杂志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使命感、责任感,试图以自身的激情影响和感染读者;二是办杂志的人往往都是文化人,在他们看来,杂志的文化传播要比市场运营更为重要.这也可以说是我国传统的办刊理念.  相似文献   
30.
书评的体质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曾志 《图书馆论坛》1997,(2):68-69,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