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徐继畲是鸦片战争前后开眼看世界的一位先进人物,他积极学习并传播先进文化,为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集中体现其思想的《瀛寰志略》,是当时中国人了解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史地名著。  相似文献   
12.
2000年3月,收到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周征松教授寄赠的专著《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给我带来的是特别的欣慰与喜悦。这是他执着追求,从中国史学史研究转向中国中古家族史研究,开拓新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见证。 运用碑传材料补正史之阙,推动历史研究的深入,历来为史家所重。《四库提要》卷57“史部传记类”云:“墓碑最盛于东汉,别传则盛于汉魏之间。张晏注《史记》,据墓碑知伏生名胜;司马贞作《史记索隐》,据班固《泗上亭长碑》,知昭灵夫人姓温,裴松之注《三国志》,亦多引别传。其遗文佚事往往补正史所不及,故讲史学…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涌入城市,使得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带着这个的问题,笔者利用暑期带领学生到三江县富禄苗族乡开展留守儿童调研,就苗族地区留守儿童状况,深入富禄苗族乡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走访,其结果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史注兴于六朝,盛于唐代。推本其源,实由经注发展演变而来。经注与史注,是为了适应经学教学与史学教学的需要,初皆以训沽为主,即以训释词义及标举字音为务。但是,经注重在昌明经义,史注则应补史之阙。考《春秋》三传,《公》、《谷》重微言大义,《左氏》重增补史事,已开经注与史注分道扬镳之端绪。魏晋以降,经学衰微,而史学繁盛。两汉经师传经之法,转而为史家注史所用。  相似文献   
15.
谈职教     
今年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和《教育与职业》创立七十二周年,值得祝贺。中华职业教育社办社开始,就办中华职业学校,办《教育与职业》刊物,值得赞扬。我赞成社会办群众团体,社会办学,社会办刊物。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要想靠公家包办,既不可能,也办不好。我国实行开放改革以来,已经十年。职业教育十年来也得到恢复并在全国有了新的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北魏前期的新民,是指在北魏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被北魏征服后迁往京师平城及其附近地区的人民.前期的新民是指新迁之民,到后来,新民的含义扩大为新附之民.绝大部分的新民从事农业生产.北魏在新民中实行计口授田制度,加速了北魏国家封建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重阳节登高、插茱萸、赏菊、饮黄花酒等风俗形成于六朝时期。唐代吟咏此类风俗的诗作很多,如王维、储光羲、许浑、王勃、李峤、崔曙、李白、岑参、孟浩然、杜甫等人皆有相关诗作。从他们的诗中解读六朝掌故及相关历史人物,如陶渊明、孟嘉、刘裕、谢灵运等在重阳节活动中的故事,并揭示其对相关风俗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王永平教授的新著《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这本论文集汇集了作者的十八篇专题学术论文,对孙吴的政治文化作了新的探索,内容涉及孙吴上层的政治运作、权力斗争和江东学术文化等诸方面的问题。政治史论十四篇是全书论述的重点。第1篇《论孙权父子之“轻脱”———从一个侧面看孙吴政权之性质》,堪称是全书的总纲。此文对孙吴政权的性质作了一个全新的估量,认为孙吴政权与曹魏与蜀汉相似,“而与西晋有异”。作者认为三国统治者的社会阶级都为“寒族,非儒家”,而“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服饰开始出现,并在中外文化的交流变化中,形成了一些与中国传统服饰相适应的特点。僧衣的名称较多,形制也逐步中国化。道服则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自然崇拜起源于原始社会.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国家多难,民生痛苦,人们对自然的崇拜热情依然不减,并有所发展,其主要表现是对天地、日月星辰、气象、山川水火、动植物的崇拜.这种广泛的自然崇拜,反映了当时的民间风俗与社会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