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官方网络电视台的横空出世,意在重新定义网络视频新秩序。那些已经成长起来或者正在成长的民间网络视频网站,其自主空间就大大缩水,其行为也受到极大约束,其市场前景充满  相似文献   
92.
据说,央视<新闻联播>将于明年引入评论员制度.央视<新闻联播>明年将推出评论员,这一预告是在央视广告招标预热会上由一个中层领导披露的,混在其他新闻信息里,一点也不高调.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央视评论员的消息,获知甚少.我对预产期定于2012年的<新闻联播>评论员,只能报以期待与想象了.  相似文献   
93.
“窃听门”背后的媒介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默多克旗下的《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事件,是解读英美国家媒介政治的典型案例。随着西方民主政治对媒体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民主被异化为媒主。默多克新闻集团与政治利益集团交往几十年,已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彼此渗透,盘根错节。不良政客与贪婪小报为了各自利益,从对立走向合谋,联手出卖公众利益。这次窃听门事件爆发,对公众、政界以及媒体应是一次深刻的警省。  相似文献   
94.
在中国媒体江湖中,腾讯无疑是处在“王者”的位置.这个江湖地位,不是腾讯天然获得的,而是靠其一路打拼获取的.腾讯出生时,口里没有含着金钥匙,而是生于草野,在社会和市场的风风雨雨中一步一步地强大起来,成就了其今天的“王者”之尊. 腾讯的崛起离不开旗下游戏的贡献.很难想象,离开游戏的腾讯“帝国”是一副什么模样.腾讯的过人之处在于:充分发掘新媒体技术的潜能,极尽广度和深度地开发人的游戏本能,技术和人性相互激励,形成乘法效应,成就了腾讯的游戏产业,玉成腾讯的“王者荣耀”.  相似文献   
95.
人民日报是距离中南海最近的媒体“看台”,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大决策,通常在第一时间通过人民日报传播到全国.人民日报评论以很强的针对性与权威性,成为外国解读中国政治的风向标,以及国内各界判断时局的重要参考.人民日报评论被视为中国官方舆论的代表,是中国主流评论的“重器”.  相似文献   
96.
邱兵这几年成了新媒体领域的先行者.特别是澎湃的崛起,以及梨视频的横空出世,把邱兵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有言道,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更何况,身处风口浪尖的英雄,有条件也有能力飞得更高更远.邱兵以及他领导的媒体的崛起,与时势造就分不开,但邱兵的不同在于: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他都不是那种被周围的强大力量和惯性裹挟着往前走的人,即便在近年媒体急行军的顺风口上,他也不是那种随大流、被新媒体风口卷着推着走的机遇收割者和搭便车的人,他总是选择一种不一样的方式,在顺行的大潮中,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搅局者”.  相似文献   
97.
央视《朗读者》火了,这多少有点意外.深究细想,感觉也不意外.既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能火,《朗读者》也能火,因为这仨节目倡导传统文化的旨趣是相近的,加之有央视当家“花旦”董卿倾力且倾情的主持,这个节目火爆其实不算什么意外.  相似文献   
98.
罗辑思维不抖机灵,而是扑下身子“扎硬寨,打呆仗”. 互联网江湖充满了传奇,罗胖是其中的一个.这位从央视走出的传统媒体人,转身进入新媒体,转型相当成功,他打造的罗辑思维,成了一款现象级的新媒体形态. 罗胖的成功源于他的保守和前卫.保守和前卫,这两个对冲的形容词,居然在罗胖身上得到了和谐的安顿. 罗胖的保守表现在:在互联网主导的媒体迭代时代,他没有一股脑地将传统媒体沉淀多年的优势抛掉.这种优势就是对内容的虔诚和坚守,坚持以高品质的内容赢得受众的尊重和重度依赖,哪怕远离尘嚣,宅在深巷里,仍坚信:只要酒好,不怕没顾客.  相似文献   
99.
中国新闻话语语法之变,不是新闻媒体单边主义行动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从政治与媒体关系结构的改变上下工夫。话语是用来交往的,人与人之间借助话语得以交流。新闻话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话语。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感知更多是建立在新闻话语之上的。自从有了专业化的媒体组织,人们就把自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以宁波PX事件为例,在风险社会学和新闻传播学的理论视野下,探究媒介在环境风险语境下的风险感知与风险沟通问题.本文发现,大众媒介对于环境敏感期的风险感知,表现出极为复杂的情况,这与西方“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假设不同: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对PX项目的风险感知甚为敏感,且有放大感知取向;而传统媒体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环境风险的感知表现出复杂、矛盾的特征.公众对政府启动PX项目持有戒意,对政府的承诺表示怀疑,对政府的粗暴干预表现激烈的情绪.风险的化解端赖于风险沟通,而平等双向的沟通则是化解风险的前提.在中国风险场域中,媒介介于风险管理者和公众之间,扮演风险沟通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