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5篇
科学研究   1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21.
122.
张秀红 《教育》2012,(26):23
苏州大学的"学部制"改革,以"整合优质资源、优化学科布局"为基本目标,精简了过于臃肿的行政机构,下移了管理自主权,使得学校的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在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布国家第十一次学位评审结果中,学部制改革的效果凸显,医学部一举拿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三个一级学  相似文献   
123.
张秀红 《教育》2012,(9):42-43
近些年来,各类试图打开学校大门的传统文化项目繁多,不过绝大多数“进校园”活动往往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只要应试教育不改,各种“进校园”的项目都不可避免地带着功利的色彩,与初衷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24.
张秀红 《教育》2012,(13):27
合适的评审制度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反之,则不利于其发展。在国外,教师评价项目并非仅注重考核内容,而是聚焦于教师平时的教学。美国:无职称评价在美国,想要成为中小学教师必须  相似文献   
125.
本文通过分析学困生的具体表现,了解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特点和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并确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26.
以汇文OPAC4.0与亚马逊网络书店为例,从检索功能、结果输出与排序、书目信息描述、支持开放服务、智能推荐服务、个性化服务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认为汇文OPAC4.0检索界面简洁友好,检索功能强大,书目信息丰富,结果排序方式多样,智能化、社会化、个性化程度大大提高,但还应增加书目记录的可见性,加强OPAC的浏览功能,增加全文检索结果的修饰功能,开放书目信息建设,增强资源与服务的融合,以应对图书搜索引擎、网络书店的挑战,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7.
编辑主体的人格维度及理想人格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编辑主体是编辑活动中能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编辑符号以及其他物质和精神手段对各类精神文化产品(编辑客体)进行选择、组构使之符合流通传播要求的个人或群体.编辑主体的人格是编辑主体在从事编辑活动的具体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编辑主体的人格维度主要包括德行人格、文化人格和审美人格3个方面.编辑主体的理想人格应是赋予时代内涵的德行人格、文化人格、审美人格的和谐统一与完美结合,"和谐人格"是编辑主体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8.
很多人信奉这样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是,残酷的现实中,又能有多少人在屡败之后站起来呢?成人这样,那些活泼好动、缺乏耐心与恒心的小学生又会如何呢?请看看那些生怕说错的孩子和那些被老师否定后悻悻地坐在那儿、不知所措的孩子的愁容;再看看那些侃侃而谈的孩子和那些被老师肯定后近乎于“得意”的笑脸吧。难道我们还看不出来吗?因此,我想:对于孩子来说,成功更是成功之母!这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成功感、成就感呢?笔者认为,欣赏正是培养学生成就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9.
我国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使编辑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新的变化。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仍然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因为它是同人类进步方向一致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编辑工作者只有选择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才能在工作中正确地处理好:编辑的职业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编辑行为与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关系;编辑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编辑职业道德与作者、读者发展的关系,使它们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0.
教学信息的特点及转换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是知识再生产与生产新知识相结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信息是思维的材料,进入教学过程的信息要经过若干次编码,即多次转换信息形式,最后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教师利用多种载体输出的信息转化学生知识、能力概率的大小,同教学信息形式的转换如何密切相关。教学信息形式转换得好,就会在信息流动过程中减少失真、失散;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大,获得的知识量也大,能力提高得也快。相反,如果教学信息转换得不好,就会造成信息失散,失真,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就少,从而所得到的知识也少,能力提高得山慢。所以,从实际出发,科学地、艺术地进行编码,转换信息,对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