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以其独特的演练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武术在满足留学生学练需求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十所高校留学生进行随机抽样,从他们对武术的了解、学习武术的原因、习武环境以及无武术学习经历留学生对武术的了解和学习期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深度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发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留学生学习武术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2.
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下,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精品力作,需要能够代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名片"。鉴于此,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中国武术及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总结武术发挥中华文化"名片效应"的独特优势、意义及传播策略,为把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名片"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江湖约架成为 “现象级”事件,引起一场大众的审丑狂欢,迫切需要进行社会治理。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体育比赛和体育治理的角度,对江湖约架事件进行性质判断,指出仅使用法律手段难以取得良好效果,体育行业自治被提上议事日程。认为,江湖约架事件的产生与传统武术固有的文化性有关,同时也是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和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问题。为对其进行有效应对和规制,管理部门应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疏堵结合开展治理工作;行业协会明确责任,围绕制定比赛规程和制度、探索办赛模式和比赛形式开展工作,同时,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机制,充分依靠软法展开自治;社会层面,立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个人道德自律水平,进行积极、健康、 理性的价值引导。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治理工作,消解江湖约架现象,推动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4.
在对重庆“铜梁龙舞”的现代转型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结构—功能”视角对其实现铜梁龙舞这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项“再生产”的实践逻辑展开分析。研究发现,铜梁龙舞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分别通过“捡起来”“走出去”“请进来”和“传下去”的方式完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再生产”。首先,“捡起来”失落的文化记忆,重塑了地方文化符号,龙舞文化得以振兴;其次,民间精英借势发展特色龙舞产业“走出去”谋生,创造性地发展出适应社会结构转型升级的多种产业;最后,地方政府一方面统筹文旅融合推进产业进一步升级,将外部力量“请进来”,另一方面从传统龙舞文化中提炼出地方人文精神并将其“传下去”。至此,完成了以铜梁龙舞为核心元素的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再生产实践。从“结构—功能”视角出发,对其文化再生产的实践逻辑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启示:由内源性生产要素的挖掘与合理配置而形成的产业结构创新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再生产的实践前提;政府与民间良性互动的结构性力量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再生产的关键保障;对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功能开发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再生产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从技术赋能角度来看,短视频平台将为太极拳的大众传播提供全新的途径和引擎动力,从而实现太极拳技术和文化跨时间、空间的教学和传播。方法 运用网络田野考察法,从抖音短视频平台、快手短视频平台、哔哩哔哩视频平台搜集用户对太极拳的有效评论共10 221条。基于扎根理论对质性材料进行分析,从原始评论中凝练出72个初始语句,抽象出24个概念范畴,总结出5个核心概念,构建出太极拳短视频传播影响因素的“5C”模型。结果与结论 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阻传、受传者是影响太极拳网络短视频传播的主要因素。促进其良性传播可以从线下培养高质量太极拳网络短视频传播人才、合理创编适合短视频传播的太极拳内容、加强监管净化短视频传播环境、精准推送提高转化效率和加强“资本”监控、减少商业炒作等方面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3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学、中国武学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汉学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学问,应不仅指国外,亦应包括中国人从传播介绍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中国武学是研究中国武文化的学问,不仅是习研中国武"术",亦是研究中国武"道"的学问。中国武学应不仅是中国人,亦应包括国外对中国武文化的习练研究。中国武学在汉学大家庭中占据重要位置,应推动汉学与中国武学的相互促进、共得弘扬,意义重大。一方面,汉学界应关注中国武学的发展,给予中国武学诸多营养的同时,也从中国武学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武术工作者、研究者应以更开阔的视角开展武文化的传承和研究工作,已经有此视角的武学家们应更多地关注整个汉学界的发展并深入参与进汉学研究大家庭来,与汉学界同仁一道为汉学的发展做贡献。国家文化部、汉办、国家武术研究院等相关组织工作部门应重视对这一工作的开展和促进,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契机。  相似文献   
37.
通过分析景观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发现:景观体育赛事有利于塑造城市新名片,服务民众需求;可创造城市的无形资产,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能推介和展示城市的历史与人文文化底蕴,塑造城市人文特色;弘扬城市的精神,展示城市灵魂;强化城市从"功能"走向"文化"。应深入挖掘城市潜在优势,推动城市景观体育整体发展,实现城市景观赛事品牌文化与组织过程资产的长期积淀和持续增值。  相似文献   
38.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石阡县仡佬族舞毛龙的历史渊源、毛龙制作工艺、表演方法、文化象征等进行分析。认为:舞毛龙这项民族体育活动蕴涵着图腾崇拜、民间宗教和民族融合等文化元素,研究舞毛龙活动文化内涵对建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9.
本文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畅销教子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得失进行全面深入的品评,认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在语言组织、知识传递、精神传输和组织写法方面均堪称成功。然而,该书在传统家教经典的引述等方面存在不少缺漏,更在帮助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明显偏误,但这并未从根本上影响该书对读者教子理念的助益。  相似文献   
40.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我国武术对外推广人才培养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在国际化的今天,对外武术专门人才培养已成为武术对外推广的重要环节。指出可以通过短期课程设置,利用高校的国际教育学院和孔子学院提供实践机会来快速培养目前急需的对外武术人才,而设立对外武术专业是系统培养相关人才的长期性战略选择。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具体环节及要求等方面,对对外武术专业的建设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