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7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经济新闻的路子越走越宽,在新闻媒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了。这对于宣传党的经济政策、推动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新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里,人们重视舞文弄墨,轻视生产和商贾。因此,在古今中外的历史著述中,文学艺术浩如烟海,而有关经济的论述却如凤毛麟角。只是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经济新闻才被逐渐提到特别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从  相似文献   
32.
按语,是简捷地表达编者观点、加强新闻传播强势的有效方法。它轻便灵活,有其他评论形式无法与之比拟的独到优势。可以冠于文前,名之为“编者按”、“编者的话”;也可插入文中,名之为“按”、“编者说”;还可以按在文后,名之为“编后”。字数少的是一句话,多的几百字。从按语对新闻、文章或评或说的角度、深度,以及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推荐型按语。对于有的针对性强的新闻或文章,为了引起读者和有关方面的注意和重视,便在文前加上一段按语,加以推荐。这类按语一般不触及新闻或文章的内容,只是三言两语地对其有个概略的总体评介,以引起读者的另眼看待。传输型按语。它或传输与新闻有关连的纵向与横向的信息,或借以直接地及时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这类按语主要作用于传递信息,一般不担负解释和评论的功能,要求观点鲜明,行文尤其要简约精练。如  相似文献   
33.
副题──也叫子题,下辅题。它排在主题之后,用以补充主题之不足。它常用于补充交待新闻的次重要事实;说明主题的依据、结果和重要的新闻要素,起注释、补充、印证主题的作用。在多行标题中,它与肩题的分工一般为:肩题主虚,副题主实,而且内容较多,比较具体,文字一般要长于肩题和主题,有时根据需要可做成多行副题,或组成多达三四行的“副题组”。从上述简要分析中可以看出,虽说肩题和副题都同属于主题的辅题,但它们与主题的关系是不同的:肩题与主题多为因果关系,肩题是因(说明来源、起因、缘故等等),主题为果。所以肩题可以…  相似文献   
34.
跳脱,即作者故意造成的一种语言变态——不是一句接一句、一气呵成地写下去,而是中间突然间断,让其一部分意思含而不露,但读者又可以从当时的语境推知,得到沟通理解,起到一种“得其意于语。言之外”的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35.
新闻标题具有传播和评价新闻事实的双重功能.它是编辑部一种特殊的发言手段,是编辑部的"一句话评论".因而我们制作标题时,或肯定,或否定,或提倡,或反对,或表扬,或批评,或赞许,或斥责,既要做到态度鲜明,又要做到持之有度,努力做到评价适度,而不失度.  相似文献   
36.
没有人会忘记1998年夏秋之交,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战洪魔那些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然而,对于九江人民和中国青年报的同仁,更难忘的是这年8月7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这天下午,正在长江九江段采访的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准备去灾民安置点拍照,忽闻决口的消息,于是立即调转车头直奔决口处的四号闸。他在冲锋舟上,一面抢拍决口现场,一面用手机向远在北京的编辑部报告现场实况。编辑部决定采用这种实况“播报”的形式,对这一重大的突发事件,用简讯作滚动式报道。于是从8月7日16时5分第一条简讯发出,到次日零时45分…  相似文献   
37.
所谓概要式标题,即以凝练的语言,运用归纳概括或点面结合的方法,把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内容和思想写进标题。它的特点是,择其精萃,高度浓缩,类似玲珑袖珍式的缩写,读之如一斑窥全貌,既能给人一个总印象,又能将中精华首先呈现在读眼前。这也是标题制作中,用的较多,最为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38.
新闻科学,既有基础理论的“学”,又有应用理论、操作方法的”术”。本文拟就新闻写作的贴近术谈点看法。面对国内、国际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近年来各新闻单位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都想方设法在贴近受众上下功夫,努力使自己的报道能以重要、深刻、新鲜的内涵,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时下,追求贴近、探索贴近、崇尚贴近,已成了新闻写作和读者品评新闻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贴近,这既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个重要原则,又是新闻传播规律的内在要求。只有贴近,受众才能关心;只有…  相似文献   
39.
在1998年《新闻与成才》杂志上,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转述了一个对他从事新闻写作影响至深的故事:1948年秋天,我军发起济南战役,提出“打下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城破时国民党守军头目王耀武化装潜逃,很快被我军在田野里活捉。当时一位主持战地油印小报的同志,为这条重大消息初拟的主标题,曾有过:“人民战争威力无比”、“战犯难逃罗网”等的想法,但又觉得很平淡。这时有个战士边跑边喊:“王耀武抓住了”,于是便据此作了主标。它简洁、生动、朗朗上口,特别是一个“抓”字,妙极了,使人有一种“动感”,似乎把读者带…  相似文献   
40.
有人在观察人们日常交往中,曾得出过这样一种印象:大凡性格开朗、活泼风趣的人,使人乐意接近;而那些性格孤僻倡做、过于严肃死板的人,则让人避而远之。有位新闻工作者在调查了解读者的心理状况后,有过这样一个论断:人们读报时,心里总是抱着“我来接受教育”的人,虽说也有,但不是多数。写新闻,特别是立于文章之首,有“门面”之称的标题,要让人望文生欢,切忌使人望文生厌;一定要清除“四人帮”时期那种“大批判开道”的动辄整人,或板着面孔训人的坏文风。让人们在欢快的心境中,甚至在爽朗的笑声里受到教育和启发;让新闻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