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学习邓小平关于抓作风、改文风的论述新华社新研所所长徐人仲党的十五大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还必须解决作风文风问题。作为人们行为态度、风气表现的作风,以及在思想交流、文化传播中反映出来的文风,是优是劣,与工作的成...  相似文献   
62.
在生活中大量发生的新闻事实中,在五光十色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令人眼花绽乱的现象。看来,在那些发生着展示着的许多事情中,怎样理解事实内涵的实质,怎样理解我们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这一根本问题,是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不断加深认识的。让我们回顾一下近期新闻党性的具体体现:(-)新中国建立50周年的报道,这是中国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涉及的方面很多,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为此鼓舞、激动,产生了强大的力量。当10月1日那一天,江泽民同志在严检阅受阅三军和群众队伍时,人们自然联系到毛泽东同志1949年10月1日和邓小平…  相似文献   
63.
前几天,翻阅鲁迅的《华盖集》,看到一篇《北京通信》,开头写道:“昨天收到两份《豫报》,使我非常快活,尤其是见了那《副刊》。因为它那蓬勃的朝气,实在是在我先前的豫想以上。你想:从有着很古的历史的中州,传来了青年的声音,仿佛在豫告这古国将要复活,这是一件如何可喜的事呢?”这是一封多么热切的信。字里行间洋溢着鲁迅先生对河南人“蓬勃的朝气”的热切支持,并看到河南青年办的报纸,感到非常快活,这是一件“可喜的事”。鲁迅先生的评价,实事求是,没有半点客套。他一向对人对己都很严格,杜绝虚假。鲁迅先生是在收到报纸…  相似文献   
64.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硬件、软件的开发和配合成为十分重要的事。尤其是软件,开发好了,可使计算机硬件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而开发不好,计算机不过像一把普通算盘。新闻也是如比,有硬件新闻和软件新闻,两者的协调和软件新闻的开发,对于新闻改革,对于充分发挥新闻的社会能动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所谓硬件新闻,是以有新闻价值的具体事实和人作为硬件,舍此则新闻不成立。如北京165个工厂实行优化劳动组台,首钢兼并10余家军工企业,华山洪水暴发10余名旅客丧生、旅游点暂时关闭等,都属于硬  相似文献   
65.
人是社会的主宰,最活跃的生产力,又是精神文明的实体和自觉创造者。在报道中,见物不见人,写事不写人的状况还是不少的。应该说,这是忽视人自身价值的一种弊端。还有一种情况,是作者有着热切报道人的愿望,却又难以充分、活脱地反映人的本质。这也是遗憾的。  相似文献   
66.
在我国新闻界,无论是年岁大些的,还是青年,对穆青同志都是非常崇敬和爱戴的。我也怀着同样的心情。由于我长期在新华分社工作,过去主要是“远处看”的感觉;1992年调到总社新闻研究所以后,开始进入“近处看”的境地,且因从新闻研究的角度多了,自然增添了几分思索。特别是担负中国记协和新华社联办的“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筹备工作之后,我联系穆青同志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重温他的一系列新闻作品和新闻学论述,一个认识油然而生:穆青同志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67.
经济新闻是以反映人类社会最新经济活动和最新自然经济现象为内容的新闻,它和政治、文教、军事、体育、法律等方面的新闻,构成新闻的总体。目前,经济新闻已经发展成为新闻中的最大家族,因此,改进经济新闻,搞好经济新闻改革,对于推动整个新闻的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怎样改进和改革经济新闻呢? 第一、要重视经济新闻,正确认识经济新闻。列宁曾指出:“现在,老一套的政治鼓动——政治喧嚷——占的篇幅太多了,新生活建设方面种种事实的报道占的篇幅太少了。”“少谈些政治.……  相似文献   
68.
1959年冬,我约好到北京某一个大机床厂采访,想不到在厂长办公室外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冷板凳,然后才得到接待.可是,采访才几十分钟,对方就说,工作忙,走了. 碰上这样的冷遇,谁不生闷气?我觉得,人家太不重视自己了,真想发火.可是,我又想到,这也是一次采访实践,一次体验,也不是没有收获啊,自己的任务是采访,不能受点挫折就要气.于是,我又耐着性子到这个厂的食堂采访炊具机械化  相似文献   
69.
有几次,我跟大学毕业不久的记者一道采访,发现他们中有人笔记不勤,对一些重要的,生动的情况甚至不作记录。还有一次,看一位记者写的稿件内容很单薄,问题没讲清,难以修改,于是请他补充改写。他说:情况就是这样。征得他同意,我看了他的采访笔记本,仅记了一小页,疏疏几行确实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相似文献   
70.
新闻,包括特写、通讯等,要有实在、重要的内容,又要具有广泛兴趣。要新鲜、真实、生动,具体形象地反映客观实际。于是,多写“视觉新闻”,即形象直观性强的新闻,被提了出来。要做到这些,和采访中善于观察是分不开的。观察,不就是“看”吗?不,细琢磨一下,两者不完全相同。“看”,可以只是接受客观事物的表象,只看到一些零碎皮毛,仅仅是“看到”而巳,未必真正理解,未必知道“个中三昧”。观察不仅是“看”,而且要有所“察”,观其形而察其意,有深层的理解和发掘。能通过和利用表象,显示事实的内在奥秘,深挖出其中包含着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