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129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WTO与广播影视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播电影电视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必须审时度势,采取既适应我国国情又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相关对策,才能始终保持主动和优势,努力建设成为舆论宣传主力军和坚强的恩想文化阵地,以繁荣发达的雄姿进入世界广播影视业的前列。 我国广播影视业对世贸组织的承诺广播影视业既有一般行业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特殊性,既是大众传媒,又是党的宣传思想阵地,事关国家  相似文献   
92.
今天,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议,在这里隆重开幕了。我谨代表国家广电总局党组、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党组对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代表中广学会对前来参加会议的各位理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在总局党组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总局党组的中心工作,密切联系广播电视改革发展的实际,积极开展了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组织广播电视节目评选,编辑出版广播电视刊物,开展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加强内部管理,取得了…  相似文献   
93.
调查研究,是记者的立身之本,是记者重要的工作方法。可以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新闻报道。所以,有人说,调查研究是客观事实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桥梁”,是新闻报道的“接生婆”,这是很有哲理的。没有客观事实就没有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客观事实的反映。而把两者联系起来、沟通起来、统一起来,就需要调查研究这一座“桥”。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基础,是新闻报道的母体,新闻报道则是客观事实的产儿,而产儿的问世,就离不开调查研究这个“接生婆”。  相似文献   
94.
一般化的报道占据报纸各个版面,而典型报道却如凤毛麟角,少得可怜。这是当前新闻宣传中的又一通病。什么是一般化的报道?即经常见面的、大体相同的、可看可不看的、空洞乏味的、思想浅显的新闻报道。它们不新鲜、不深刻、不引人、不耐看。与一般化报道相对应的,则是典型报道。所谓典型报道,就是对一定时期产生的最突出、最有代表性和最富有时代特色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的重点报道。它们新鲜、深刻、引人、耐看。报纸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或事件的详尽介绍、精心描述,深刻揭示,告诉广大读者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或教训,从而推动工作,教育群众,影  相似文献   
95.
坚持“两重”开路强化特色宣传光明日报总编辑徐光春重点报道和重点文章,已成为光明日报新闻宣传中富有特色的拳头产品。新一年要继续坚持“两重”开路的宣传方针,强化具有光明特色的新闻宣传工作。一、以话题新闻为主要内容的重点报道,要向深度开掘,向广度开拓。话题...  相似文献   
9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展开,新闻改革也取得很大成绩,从内容到形式,从结构到规模,从观念到实践,从质量到效果,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今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三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议和党中央、国务院对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作出重大决策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  相似文献   
97.
论队伍建设     
记者心中要有全局 全局,就是党的总方针、总路线、总政策,就是国家的总形势,总任务、总目标,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崇高理想。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要使自己的工作有益于党的事业,有益于国家的进步,有益于人民的幸福,那就一定要胸怀全局,做到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 全局,就是方向。一篇消息,一幅图片,一则言论,都要传递一个信息,诉说一个道理,都要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积极的,就是消极的。这就是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要做到导向正确,关键是记者心中要有全局。有了全局意识,记者就能自觉地为自己的作品定向。  相似文献   
98.
1989年12月,一则188个字的短消息《一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当人们得知这是一则失实新闻时,社会舆论哗然,严词批评失实现象。的确,失实,已成为新闻报道的一大顽症,久治不愈,严重地伤害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这一肌体的健康,极大地影响了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和在广大读者中的信誉。为什么长期来这一顽症久治不愈?关键是缺少清除病根的良方。应该说,新闻失实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的表现,是思想路线、工作方法、采访作风不对头的结果,其病根就是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因此,医治新闻失实顽症的良方,  相似文献   
99.
两重两深两新光明日报总编辑徐光春1994年,光明日报要抓好“两重”、“两深”、“两新”。“两重”是:一、要抓重点报道。我们的做法是:认真研究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实际工作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并在这三“点”的结合点上做文章。二、要抓重要文章的发表。“...  相似文献   
100.
3月18日,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亲切接见了中央新闻媒体“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系列主题采访团成员,会见时,徐光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本刊根据录音整理发表讲话内容,以飨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