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节假日的调整,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尤其在新的节假日调整之后,围绕孩子的成长、学习和交往所产生的修学旅游的次数、人数、费用都在不断攀升,修学旅游产品的开发势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国家示范性建设重点专业软件技术专业为例,总结近年来在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情况下,在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开发、资源整合、校企合作、培养评价等方面所开展教学改革,探讨如何形成高职软件人才差异化培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3.
1987年,一位叫保罗·法莫尔的年轻医生与一小帮朋友成立了一个叫做"医疗保健伙伴"的组织,并着手在海地中心一个贫困的违章建筑区内建立 一个诊所.现在,在2010年.这个组织已经管理着10家医院和诊所,直接为 超过100万的海地穷人服务.在众多私人援助组织当中,"医疗保健伙伴"与 众不同:它坚持与海地政府机构紧密合作,在该组织大约4000名的医生、护士以及社区健康工作者中,只有少数是海地人,而且很少一部分机构设在首都太子港.所以,在1月12日的地震中,该组织的诊所或医院没有一家遭到破坏.在上个星期二(1月12日)之前,P.I.H.一直是海地农村最大的医疗保健服务提供者.而地震之后,至少一段时间之内,它会成为全国最大的,并且仍一定会是最重要的医疗保健机构.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从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了新的征程。60年来,四代领导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在吸收国外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分别提出了四种不同的有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的思想,即:毛泽东的均衡发展思想;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思想;江泽民的协调发展思想;胡锦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15.
清末,随着智识阶层的文化觉醒,思想启蒙的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下层。面对文盲阶层占绝大多数的下层民众,启蒙者们采用了以讲报演说为主要手段的口语启蒙方式。这一方式与下层民众的文化层次相吻合,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取得了开启民智的初步效果,并对公共舆论空间的扩展、智识阶层的现代化转型和平民文化的兴起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徐冬 《中国德育》2005,(1):39-39
谈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常见形式,它在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形成方面功不可没。然而一些教师在和学生谈话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谈话时要么声嘶力竭地怒吼一通。要么轻描淡写地警告两句,或者信口开河,话中无“心”,语不连贯,这样都会削弱教育的效果。所以,我认为和学生谈话也要备课。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我国通俗讲演所事业的社会效应未能得到相应的发挥,其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支撑的乏力、社会动荡的干扰;内部因素包括讲演内容的鱼龙混杂、讲演员自身素质的低下、民众对讲演的漠视及抵制心理等。这与"开民智"的愿望相去甚远。这一历史教训对于当今的社会启蒙具有颇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冬 《今传媒》2012,(6):75-76
在对当前媒介融合的情况下广播媒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机遇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针对广播媒体品牌宣传效力的构建以及品牌建设提出了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成正相关。教师的心理素质状况影响着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品质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后至今,随着贾平凹创作的不断深化与扩展,对其相关作品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元的新时期。从过去主题、技巧等几个有限领域,扩大到比较审视、意象探索、叙事学剖析、中国文化因素的发掘等方方面面。尤其是一些研究者从哲学、历史学、文化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等视角切入研究,侧重于美学风貌、主体人格、文化意蕴等微观层面分析使近年来贾平凹小说研究获得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